●●●
《两个时代青年》是GQ八月刊的人物报道,我们试图在此记录两个年轻人的成长道路和精神世界。他们一个来自清华,一个来自北大,在校园内外享受着名气和成功,或被主流价值标榜,或被创业资本恩宠,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青年的成功范本。
一个是有着“清华男神”之称的校园明星,将从事公众表达当作人生志向,希望以出色的口才和传播技巧来宣扬“主旋律”和“正能量”;一个是渴慕成功的90后,精于自我包装,将赢和成功奉为人生信条,时刻准备着让自己站到时代的浪尖上的“90后创业领袖”。
作为时代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果实,他们在喧闹中成为引人瞩目的高音,某种程度上彰显着这个时代的意志:崇尚什么,纵容什么,轻视什么,压制什么。
●●●
风口上的孙宇晨
采访:何瑫、张弘撰文:何瑫
一个小城少年,靠着对声名的强烈渴望,完成了人生的一系列跳跃。一路走来,他以不同形象示人,懂得适时地置身于时代的风口。“一定要赢”,是他人生的信条与核心逻辑,因为“这是一个按了加速键的时代,我绝不能被甩在后面”。曾经他是猛烈抨击主流的“校园意见领袖”,眼下他着力为自己打造的形象则是:“90后创业领袖”。
●●●
在中国的中学教育版图上,惠州一中是个不太起眼的名字。和全国各地无数所视高考升学率为生命的中学一样,这所位于广东的学校总是按照前一次考试排名安排考场座次。自年入学之日起,一个眼镜片厚如瓶底的瘦弱少年长期徘徊于这一评判体系的末端,在他的描述中,这是要向应试教育宣战:语文考试只写作文;英语考试用中文答题;历史考试填空时,反面人物一律填上班主任的姓名,反之则代以自己的名字:孙宇晨。
这并未阻碍他显露出远超常人的成功欲望:有朝一日,我必须出人头地。旁人埋首题海时,他手握钢笔端坐于图书馆中,自视拥有不世出的写作才华,意欲以此改变命运。手不释卷的范本是王小波和李敖,更现实的偶像则是年少成名的韩寒——他决心复制韩寒的道路,为此精心研究历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文风,写出多篇风格迥异的文章投往上海,意图增加合乎评委口味的几率,“一定要赢”。如此连投3年,却从无回音。
多年之后,25岁的孙宇晨坐在位于北京东三环月租元的家中,回忆起当年往事,露出胜利者的微笑。交谈过程中他不时挺身后仰,腰间的爱马仕皮带闪闪发亮。
点开百度百科关于他的词条,一串数不清的标签: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GPA排名第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锐波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中国90后创业者领军人物;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福布斯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90后学员……
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他自信爆棚,享受被白癜风可以治愈么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yzl/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