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
从太原市动物园获悉:经过充分的准备,新建成的两栖馆将于26日免费向游客开放!
两栖馆位于动物园西北处,面积.25平方米,呈东西向布置,东西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建筑内共分6个区域,采用了生态、自然、艺术的手段,因地制宜,营造了各种不同的笼舍景观。
在馆舍室外设置了鳄鱼池和海豹池
该馆舍于年年底开工建设
历时4年后
在年9月建成
又经过一年的通风晾晒
如今即将正式开放
目前,馆内已有海豹、龟鳖类、蛇类、蜥蜴类、鳄鱼等60种只珍稀两栖爬行动物。
在太原动物园游览车乘车点旁,一座半弧形建筑格外显眼,建筑外有两座圆形水池,分别标注为海豹池和鳄鱼池,5只海豹正在池内嬉戏玩耍,而建筑内温度近30摄氏度,建筑中间位置为室内鳄鱼池,20多条大小不一的鳄鱼在水池中间的沙地上休息。
据介绍,两栖爬行馆的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位于动物园西北处,距离西门非常近。该馆有两个出入口,内部共分6个区域,分别为:入口大厅、两栖动物观赏区、蛇类观赏区、龟鳖观赏区、室内观赏池(包括鳄鱼池、海豹池、海龟池)以及鱼类观赏区。在馆舍的南面,还有一个室外鳄鱼池。
馆内温度较高展箱有人造绿植24日,连日的阴雨天让太原的气温又下降了不少,迎着阵阵寒风记者一大早就来到太原动物园两栖馆。对于动物园的铁粉儿来说,两栖馆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年9月,该馆舍就已经建设完成。馆舍外的“鳄鱼家庭”雕塑,一只昂首挺胸的大鳄鱼身旁,两只“顽皮”的小鳄鱼趴在石墩上,好像在呼喊着欢迎游客来参观,让路过的游客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看,摸一摸。
不远处的台阶上便是两栖馆的主体。该馆舍所有的门窗全为蓝色大玻璃,十几个员工正在玻璃前挥动着抹布,为开放日做最后的准备。
走进馆舍大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这个温度感觉像是回到了夏天一般。展厅的灯光比较暗,显得每个展箱特别明亮。而且与其他馆舍不同的是,为了给小家伙们营造原本的生存环境,每个展箱内,都有人造绿植,让人感觉身在丛林中一般。
“两栖动物基本上都是生活在热带的,所以对温度要求特别高,最低不能低于二十四五摄氏度,有一些甚至要达到三十多摄氏度。”负责两栖馆饲养工作的大“家长”王瑞锋说,为了让每种入住的两栖动物有各自适合的环境,每一种动物都设有一个展箱,展箱内的温度都是由计算机提前设定好的,通过展箱内的温度感应器自动调节温度。
亚达伯拉象龟是“镇馆之宝”说到两栖馆的“镇馆之宝”,王瑞锋表示,就是亚达伯拉象龟了,因为这是全馆最名贵的一个品种了,一只就要十几万元。在龟鳖展区内,记者径直走到了亚达伯拉象龟展箱前,想看看它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透过高大的玻璃窗,三只亚达伯拉象龟并排站在对面墙边,两大一小,好像是爸爸妈妈领着可爱的宝宝。它们将脑袋躲进了背甲里。它们的背甲与家养龟很不一样,中央高高隆起,上边还有不规则的黑斑,看上去很坚硬。露在背甲外的四肢,也较其他品种的龟更为粗壮,而且皮肤看上去很粗糙,满是褶皱,像是裹着的泥巴晾干似的。“这是陆生龟类中最大的物种。”王瑞锋说,亚达伯拉象龟的背甲长可达1.8米,最重可达千克。重量级选手,就要配备重量级的装备,所以,馆舍给它准备了很宽敞的“屋子”。
这么个庞然大物,平时吃些什么呢?王瑞锋说,亚伯达拉象龟的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也不是特别挑食,水果、蔬菜、青草叶都是他的最爱。
看过最大的龟后,在另外一个展箱里,记者看到了一个长相奇怪的家伙。它叫枯叶龟,与其他龟相比,它的甲壳是扁平的,看似很薄,近似长方形的背甲很粗糙,上面有很多凸起的瘤节,看上去好像枯黄树叶上被霉菌腐蚀的斑点,特别是它的头部,三角形,呈黄色,整体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
黄金蟒外表吓人其实性子挺温和除了龟鳖类,蛇类也是有名的两栖动物。一踏进蛇区,一个有三四米长的展箱玻璃窗下,金黄色的长条物体跳入记者眼中。“这就是黄金蟒。”王瑞锋站在玻璃窗前,向里看去。这时,记者才看到它的头在一个角落里,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鳞片看上去很是滑顺。“黄金蟒,其实并不是一种个体,而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王瑞锋介绍,黄金蟒的成体最长可达到7米。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也正因为这样,黄金蟒才变得十分珍贵。
王瑞锋告诉记者,黄金蟒的外表虽然吓人,但性子温和。因为黄金蟒是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食的,所以平时会为它投喂些鸡、兔等活物。“因为黄金蟒生存在热带,所以它对温度要求很高,外界温度不能低于三十一二摄氏度,一旦温度达不到,它就会‘闹情绪’不进食。”王瑞锋说。
另外,在蛇区内,记者还看到了有名的毒蛇“眼镜蛇”,远远看去,眼镜蛇和其他蛇类并无区别,就像是一条带着花纹的绳子,但是当人刚一靠近玻璃窗,它的头立刻直立,颈部皮褶两侧开始鼓胀,开启备战模式,让人看着就害怕。
蜥蜴区变色龙是动物界的艺术大师穿过蛇区就是蜥蜴区,刚走进来,记者一眼就看到了该区的“明星”变色龙。透过玻璃窗,变色龙站在铺满卵石的“地面”上,全身大概只有二十几厘米长,嫩绿肤色与展箱内的枯木枝呈鲜明对比。它的背部有脊椎,头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一双眼睛也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这种现象在动物中十分罕见。
都说变色龙是动物界的艺术大师,它以皮肤作画,红、橙、黄、绿、青、蓝在它运用之下,变化出一幅幅比毕加索的画还要精彩的作品,可是眼前的小家伙只是一身嫩绿的肤色,什么时候它才变色呢?“人们普遍认为,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这其实是误解。”王瑞锋说,变色龙善于随环境变化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而变色这种生理变化,一种说法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另一种说法是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变色龙不是靠色素细胞变色,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王瑞锋话音刚落,就看到变色龙,轻轻一跃蹿上了枯木枝,身体上突然多了些深褐色的斑纹,小眼睛转个不停。
除了变色龙,记者还看到一个特别的家伙,它叫“犀牛鬣蜥”。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它头上长着一个角,看上去和犀牛相似。”王瑞锋解释完,记者专门观察了犀牛鬣蜥的头部,果然,在它鼻子上方有个明显的凸起物,就像是犀牛的角似的,除此之外,它的两个鼻孔圆圆向上翻起,也与犀牛像极了。
据悉,为打造全国一流动物园,年8月,太原动物园开始建设科普馆、河马馆、猩猩馆、企鹅馆和两栖爬行馆。年10月,河马馆和企鹅馆率先向游人开放。年10月,猩猩馆正式开放,猩猩、黑猩猩告别了长期寄居的生活,搬进了生态自然、娱乐设施丰富的“豪宅”。去年12月,科普馆投用,市民们又多了一个学习动物知识的场所。今年10月26日,随着两栖爬行馆向游人开放,最后一个馆舍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综合编辑自山西新闻网、山西热点
版权归原作者
错过这个,你会哭的!你不能决定早上的太阳几点升起,
但你能订个闹钟7点起床,
打开.5山西文艺广播,
听《茄子早报道》,
主持人会告诉你文艺广播滴滴专属兑换码,
一大波8元快车券,向你靠近……
中午11点,听《茄子欢乐送》,
下午5点,听《茄子隆咚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