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病的概况
1.什么是胆石病
胆石病是指在胆道系统生有结石的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胆绞痛、发热、黄疸等;病人早期常出现胃痛、气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由于胆石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建议病人如果出现不适,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胆石病平时会有那些并发症和危害?
胆石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胆心综合症等。由此引起的重症胆管炎、重症胰腺炎是外科死亡率较高的病种,还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因此,临床上建议胆石症的病人应及早治疗,定期复查,防治结合。
3.胆结石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以前国外把胆石症成为“4F症”,即肥胖、四十岁、女性、多产次,这些只是早期对胆石症高发人群的表象认识;目前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胆石症还与遗传、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相关。由于胆石的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是多种因素的最用结果,现在对于胆结石的病因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
胆结石的分类
1.胆在人体内的结构及肝与胆的关系
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脏腑。在现代解剖学上,这一点也达到了充分的证明,我们医学上所说的胆道除了胆囊之外,还包括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胆总管(就是肝外胆管的终末部分),肝胆是整个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肝内胆管结石
2.胆汁是如何形成的
胆汁是由肝细胞和细胆管生成的,生成以后由各级肝管流出,空腹时胆汁由胆总管转入胆囊管存储于胆囊,进食后胆汁由胆囊经胆总管排至十二指肠,与糜食混合帮助消化。
3.胆囊在人体内起什么作用?
肝脏每天分泌-ml胆汁,大部分存储于胆囊中。胆囊具有储存、浓缩、排出胆汁作用。
4.胆结石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
临床上一般由两种分发:一是根据结石生成的部位来分,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另一种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
最常见的胆囊结石的成分大部分是以胆固醇为主的结石;胆管结石的成分大部分是以胆色素类为主的泥沙样结石。平时在饮食中注意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是防止胆结石的重要方面。
胆结石与胆囊炎的诊断
1.胆石病如何被发现?
胆石病的患者初次检查出有胆结石,往往是在单位体检或者门诊当中通过B超检测出,或者已经医院检查时被告知。患者有胆石病的病人症状不一,有的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有的表现为胆绞痛症状,还有的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其他常用的检查方法如:X片检查、口服胆道造影、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CT扫描等。医院中,还运用望、闻、问、切等传统手段对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
2.胆囊炎与胆结石有什么关系,胆囊炎分哪几种?
胆结石的病人通常伴有胆囊炎,而胆囊炎的病人往往也更容易患胆结石,因此两者是互为因果的疾病关系。
胆囊炎通常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3.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是如何诊断,区分的呢?
急性胆囊炎在外科称为“急腹症”,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黄疸,通常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如出现急性炎症症医院就诊,不可自行服药,以免延误治疗。
慢性胆囊炎则更为常见,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的,常同时有胆石症存在,比例高达85%~95%。慢性胆囊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餐后上腹饱胀感、腹胀、嗳气或呕吐等,注意结合各种检查来确诊。平时,慢性胆囊炎病人可服用如“胆宁片、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等药,能够有效缓解各种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4.胆石症的病人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胆结石在“静止期”可无明显症状和体症,约有半数以上胆囊结石病人变现为终生无症状,而另一些病人则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如肝区或上腹部钝痛、厌食油腻食物、反酸、嗳气、烧心、腹胀等。当结石梗阻或继发性感染时,则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胆石病的治疗
1.病人在确诊后,医生临床上是如何治疗的?
对胆石病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他们各有特色,但都有其适用范围,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从我国非手术治疗胆石病的思路演变来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排石总攻疗法、60年代溶石疗法、80年代碎石疗法、90年代防石疗法。
我国的手术治疗也从简单地切除、取石,逐步向微创手术方面发展。
2.那些“无胆英雄”在切除胆囊后会有什么影响呢?
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有一定比例的人,由于胆汁分泌不足会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消化不良、恶心以及腹泻等消化道功能紊乱,成为“胆囊术后综合症”。因此,在术后阶段应引起重视,需要结合药物一起治疗,一般为3-6个月。
3.非手术治疗又有哪些方案?
非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其中无论是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常需要应用药物,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脏器功能、控制和消除感染,甚至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常用西药有以下几类:解痉镇痛药、利胆药、抗生素及溶石等药物。另外,中医中药作为非手术治疗的主治疗法,中药、针灸发挥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4.常用于胆石病的治疗药物有:胆宁片,爱活胆通片,熊去氧胆酸片(优思弗),茴三硫片,胆舒胶囊,金胆片,胆维他片,利胆排石片等。其中,熊去氧胆酸和胆宁片具有溶石的作用。当然还应该同时服用一些保护肝功能的药,比如益肝灵胶囊,肝得健片等。有一点须说明的是,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服用会产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反应,此时应看医生,或暂时停服上述药物。胆囊结石病人往往在饭后右上腹会有些隐痛不适,或右肩部有些痛感。若不能忍受时,可服用-2片(山莨菪碱)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
5.医生建议:多喝水、不憋尿。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少喝啤酒,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所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肉类、动物内脏要少吃,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
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少吃食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和预防结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