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患上胆结石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患上胆结石之后并没有出现疼痛等症状,对其不以为意;有些人,在得了胆结石之后惴惴不安,恨不得马上接受手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一直在切除胆囊和保胆取石之间,犹豫不决。
那么,得了胆结石之后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
胆结石患者腹部反复疼痛
且服药后难以好转
就基本说明
该患者已经到了
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地步
但如果腹部没有疼痛等症状
患者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吗?
有些人认为
胆结石“不痛则不动”
这种观点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医院外科专家是这么说的~
哪类胆结石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或者症状较轻口服利胆药物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的可以暂不考虑手术。但要经常复查,如果出现炎症加重、病情经常反复或者胆囊出现萎缩等癌变高危因素时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关于胆结石的手术治疗
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胆囊切除
一种则是保胆取石
大家要注意
这两种手术都不是随便做的哦~
哪些症状适合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各种类型的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2、胆囊结石嵌顿伴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积脓、积液,萎缩性胆囊炎,妊娠期结石性胆囊炎等。
3、无症状胆囊结石,若结石较大(直径>3cm)或合并胆囊息肉以及陶瓷胆囊者。
4、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Ⅰ、Ⅱ期高血压,早期冠心病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
5、胆囊良性隆起样病变,直径超过10mm,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或虽直径﹤10mm,但有明显症状者。
6、有功能障碍的非结石性胆囊炎,如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排空不佳者。
胆囊切除术比较好理解
那么
保胆取石手术
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保胆取石手术?简单地说,保胆取石手术是通过手术的手段将结石取出而不进行胆囊切除。在技术上大多数胆囊结石都可以手术取出,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这样去做,因为有一部分患者胆囊炎症重无法保留,或者胆囊功能差的患者胆囊结石有很高的复发率,这都是不能保胆的。保胆手术包括传统开腹的和现在常规微创腹腔镜手术两种。
那些情况可以考虑保胆取石?1、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即所谓结石处于“静息状态”。
2、胆囊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收缩功能:口服胆囊造影或脂餐后超声提示:胆囊收缩达1/3以上。
3、胆囊不能过大或过小,胆囊长径在6-8cm之间,囊内不能有分隔。
4、上腹部最好没有开腹手术史、穿孔等急性炎症史。
5、超声下胆囊胆汁内透声良好、胆囊粘膜光滑、胆囊壁在3~4mm以内,结石为单个或多个(泥沙样结石除外),形态规整,结石可随体外的改变而移动。
微创保胆取石术是怎么回事?医院外科专家柴文豪主任介绍,对于可以做保胆取石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这种手术有以下几个特点,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微创保胆取石术1、在胆道镜直视下取净结石,同时完整保留胆囊和胆囊功能。
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完成,使整个手术创伤小、安全系数高。
3、如术中发现胆囊不宜保留,则可立即转换为胆囊切除术。
4、术后一天即可离床活动、恢复进食,住院3-4天就可出院,术后恢复快。
柴主任强调
对于反复发作的
慢性胆囊炎患者
或者有急性发作病史的患者
及各种胆囊功能存在明显异常的患者
是不主张做保胆取石手术的
说了这么多
小编还是希望
能防患于未然
贴心的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助您预防胆结石~
如何预防胆囊形成结石?饮食不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因为胆囊是储存浓缩胆汁的场所,如果长期不排空极易产生结石。而胆囊的排空是靠饮食刺激完成神经调节的,如果长期不进食或过于清淡都会影响排空,容易产生结石。吃的过于油腻不仅影响消化也会增加胆囊负担,造成胆囊炎加重。
所以大家注意啦!为了维护胆囊健康,平时应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哦~胆囊那点事,有问题咨询我就行了,-
本院专家
柴文豪
大外科主任
外科副主任医师
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从事普外临床二十余年,论文十三篇,参编专著一部。曾在新医一附院、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及解放军医院进修普通外科、腹腔镜及显微外科。主要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保胆取石,甲状腺结节射频治疗及乳腺肿块旋切等微创手术。对普外科常规疾病手术治疗,小儿疝小切口手术及各类肛肠疾病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本院专家
张文顺
外科主任业务院长
副主任医师
医院普外烧伤科主任,从事外科专业多年。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肝胆肿瘤、腹部外伤性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尤其是在微创技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阑尾炎、疝气、腋臭等方面疗效显著。
医院诚聘英才,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招聘详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