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随着生活条件改变及饮食结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具我国统计,胆囊结石在我国发病率早8-10%,高发区可达20%,而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胆囊结石预防尤为重要。
二、胆囊的解剖
胆囊位于腹部右侧,肝脏下面,胆囊储存和浓缩肝脏产生的胆汁,胆汁经胆囊管和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
三、胆囊结石的病因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四、胆囊结石分类: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五、临床表现
起病常在饱餐后,进食油腻食物后,或者夜间发病
胆囊结石的疼痛为何多数在夜间发作?
1.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使胆囊和胆总管收缩,易产生胆绞痛
2.夜间平卧位,特别是右侧卧位时,结石滑进胆总管发生嵌顿,引起胆绞痛。
六、胆囊结石超声表现
①胆囊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光团。形态如上述所描写的大小,而超声图上常显示新月状、半月状或圆球形。
②结石后缘有声影。同上理由,超声在结石表面反射回去,结石后缘形成超声波的空缺区。
③当翻动身体时,结石随体位向胆囊低位方向移动,即声像图上可见强光团随体位向重力方向移动。此结石强光团的后缘出现一个长条形的无回声暗区,称结石后缘声影。
七、胆囊结石预防
定期复查腹部B超(半年一次),动态了解胆囊结石变化情况。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肥胖者适当控制体重。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适量锻炼,心情舒畅。
彩超室供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