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直观感受中,时间是匀速流动,永恒不变的,不管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不管是南极北极还是我家楼下。
但是近代物理学告诉你,真正的时间并非如此,它可快可慢,可长可短,随时处在变化之中。
在文明之前,人类对于时间的基础感知颗粒度很大,我们的身体天然内置的时钟一天是24小时,无论是日常行为还是新陈代谢都和这24小时同步。
随着文明的演进,我们开始有了月、有了年的概念,甚至开始有了更大的月亮历,儒略历,格里高利历,最后推广到全世界。
同时往小的层面,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让我们从开始对小时、分、秒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都让我们越来越重视和依赖时间,并希望通过精确的时间控制来掌控一切。
在这个层面,我们依然在时间绝对不变的前提下,而且我们也在这个宏观视角下。
但是时间的本质不在宏观,而在微观,比如光速不变定律,明明速度是可以叠加的,为什么光速就无法叠加呢?不管如何它都无法突破30万公里每秒呢?
因为物体的运动速度回扭曲自身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的就是这个问题,你的速度快,你的时间就走的很慢,你的速度慢,你的时间走的就很快。
在电影《星际穿越》里,主角前往黑洞附近的星球探索,虽然只经历了几个小时,但是因为黑洞的巨大质量明显扭曲了附近的时空,导致地球上一晃就过去了好几十年。
从相对论出发,那么宇宙里任何一个地方它们的质量和速度都不一样,这也就意味着宇宙中的每一个点都有特定的空间扭曲程度,都有特定的时间流动速度。
简单的说,你和那个在北京的对象,其实你们的时间流速不一样,只是差异太过轻微而已。
所有的宏观物体运动速度都远小于光速,所以时间流动的速度相对差距实在太小,小到无法感觉到。
这并不代表你们时间都一样。
比如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速度为每小时28万公里,这可以让他们每一年比别人慢10.4毫秒,也就是他们老去的速度比别人慢10.4秒。
那时间有起点和终点,有过去和未来么?
这个问题可以放在一个地方回答,那就是黑洞,因为任何东西都无法逃离黑洞,所以黑洞内部的世界和外部世界彻底隔绝,在这里时间没有意义,起点和终点也就无从谈起。
你在宏观时间的宇宙大爆炸这条线上的时间,可以去尝试回答起点,但是终点不知道在哪。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生活方便,可以假设一个起点和终点,一个deadline。
但是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比如黑洞,时间就没有意义。
那时间有过去和未来么?
这个问题还可以用一个视角回答,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人类可以看到的宇宙有数百亿光年,也就是说一束光从宇宙这头到那头,就算宇宙静止不膨胀,那也得花上好几百亿年的时间。
所以你晚上看到的星光,也许是几百万光年外的星体通过几百万年的时间的旅途,来到了你的眼睛里。
光线出发的那一天,我们的祖先还在非洲大草原上用石头砸核桃。
等它来到我们地球那一天,我们已经学会用精密仪器去分析它的成分,从而分析那颗星星的类型了。
在这个宇宙的尺度下,不管是光线也好,还是各种物质也好,我们的时间根本不共享,时间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起到指导作用。
一旦放在宇宙里,此时此刻这四个字没有意义,过去和未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jzl/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