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美育专家
点击上方蓝字 如果没有地方画,孩子就会在被子、衣服、墙上、沙发上画,家长会因为怕脏、怕乱而限制孩子画。 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比较独立的空间,让他感觉很自在,哪怕空间小一点也没关系,阳台、房间的角落都可以。同时要给孩子提供美术材料,如画笔、颜料等。
2、不要提供参照物有时孩子会说:“妈妈,我画得不好。”他这样说,是因为有一个所谓的“好”的参照物。这种参照物尽量不要有,不然孩子会觉得自己画不好这个物体,就不愿表达了。
3、赞美孩子的作品不要看到孩子画得不像,就觉得他画得不好,其实我们成人也不可能画得很像的。画得像不像,是我们成人看世界的习惯,但绝对不是美术作品的衡量尺度,我们通常认为一幅好的画应该把世界再现出来,其实更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再现,而要表达画家的各种观念和创新。
Tips:不要让孩子在既定的框框里画画很多家长会去买教孩子练习涂、描、填之类的图画书,其实这对孩子美术才能的发展是不利的。 孩子的思维本来是发散的、变化的,可是你给了他一个框框,他只能在固定的范围里涂色,或者只能按照规定去画,比如树干一定要涂成棕色的,西瓜一定是圆的、绿的。孩子以后一画西瓜就是绿的,他的思维已经固定了,他不会去想,如果把西瓜切开,就变成红色的了。
孩子的每一幅画里都是有故事的
理解孩子的绘画孩子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东西,可能只是一团颜色,一些线条。父母有时会说,孩子画得很乱,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但是如果你用语言和孩子沟通,你会发现,他的每一幅画里面都是有故事的,他画的每一笔都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看来抽象的作品在孩子的世界里都是具象的。
有个孩子画了很多条线,父母以为是电线之类的。但孩子却说,这是楼上漏水了,把墙都淹了。这是他的一种生活经历,父母可能早就忘了,而且会认为这个经历对孩子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孩子却用图画表达出来了。
孩子会去 可是,现在大部分家长只给孩子单一的笔,如油画棒,这是硬笔,画出来的颜色都是线条,孩子要逼迫自己从线条里面去找色彩。
要么就是很早让孩子涂色,其实涂色要涂成一片以后,才能看到颜色的效果,所以它并不是对孩子直接的色彩刺激。最好是给孩子提供干净、无毒的颜料,让他调出颜色来。孩子也可以去触摸颜料,感受颜料的质感。
孩子学画过程中的常见难题
孩子胆小不敢画怎么办?A:孩子绘画的痕迹能够表现出当时心理状态。画面的形象和效果能表现出孩子的性格、胆量的大小。孩子表现出胆小的情况,一般是参加学习班或在周围有人时出现的。
首先,应该经常对孩子给予鼓励。如果是在集体的环境里,应该营造一个愉快的绘画氛围。使孩子尽快溶于集体,不产生陌生感。不过高的要求,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鼓励孩子大胆动笔,没有一个孩子不会在纸上留下痕迹的,只要敢画就是成功。第一次画画一般是担心失败,担心教师评价。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的胆小。一般是没有得到教师或父母的积极评价。或是要求苛刻,孩子担心自己的能力而丧失了自信心。
孩子画画色彩单一怎么办?A:首先看是不是孩子眼睛生理的问题。 很多的孩子对某些色彩有偏爱,喜欢经常的使用某些或某一种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各样的颜色体会不同的感受。观察自己周围千变万化的色彩。并鼓励在自己的画中进行表现。教师可以设计色彩练习课,让孩子体会自己绘画中色彩丰富的感受。也可以看看其他孩子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并予以提倡。
孩子经常画相同的形象怎么办?A:孩子经常画相同的形象,说明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形象的画法。画相同的形象有一定的习惯性。这些形象画起来比较顺利,容易从中体会到一定的绘画快感。 有些孩子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提示他们真的去观察他们经常画的那些形象,从中不断的有新的发现。在把发现的东西在熟悉的形象上表现出来。鼓励他们去发现其它的形象,并大胆尝试把它们画出来。比如:有些孩子经常画那种三角房顶、田字格形窗子的小平房。那么可以提示观察一下现代街道上的美丽的建筑。再观察街道上的车、人、树、路灯、广告等等。逐渐增多绘画的形象。 有些孩子是因为特别喜欢某些形象或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美人、动物、战争等等。但是具体的形象的动作、服饰、样式还有些变化。熟能生巧,巧能生变,这样不一定是不好。这些孩子绘画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兴趣范围。感兴趣的事物多了,有意识观察了解的就多。这样就容易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作品的内容会逐渐丰富起来。
孩子的绘画兴趣减弱怎么办?A:首先应该分析了解绘画兴趣减弱的原因。有些孩子刚学习绘画时还好,过一段时间绘画的的兴趣就减弱了。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得到的积极评价少或经常得到周围人的批评和打击,减弱的学习的动力;或是自己不能适应学习的难度,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或是学习的内容不全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课后作业成为自己的负担,不完成或完成不好遭到批评、强制完成。引起反感。引起兴趣减弱的原因多种多样还得具体分析。
孩子在绘画时总是用橡皮擦这样好不好?A:不好。除非孩子在绘画时把物体画得太小(这必须要改正),其他情况都尽可能不用。 因为橡皮用多了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如不自信而不敢大胆画,不能保持绘画时感情的连续性。 形成习惯性涂改后,还导致孩子绘画时不能认真思考,落笔随便草率,这对孩子以后的绘画学习会有不良影响。
绘画时总是习惯把画中的形象画的很小,形象不能充满整个画面,形象零散怎么办?A: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纠正。 比如,可以规定一个形象的标准:如用自己的与所画的形象相比。 可以让孩子学会充分利用空间,在小的空间里可以画一半形象,也可以让形象相互遮挡。物体画大了,数量画多了,画面自然就充满了。
孩子喜欢用线画,不喜欢上色怎么办?A:绘画作品是否着色不是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绘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单线的绘画、黑白绘画一样可以成为好的作品。 在儿童绘画的学习中,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和不同的训练目的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在造型训练中,就是可以把精力集中到线描练习上。并且,线描造形训练是绘画学习的关键内容。
如何调动孩子的绘画学习兴趣
方法一:画的比孩子画的还“幼稚”很多孩子开始时不会画,会说:“妈妈,你帮我画吧。”这时,家长不要帮孩子画。如果你帮他画,他会觉得,我做得不如大人好,就没有自信了。习惯了以后,孩子就会依赖大人,大人不画他也不画。 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有一个妈妈其实也不会画,她很费劲地画了一朵花,孩子看了就不画了,说:“妈妈,你帮我画这朵花吧。” 正确的做法是,你要当孩子的助手,帮他端端水、铺铺纸、挤挤颜料等等,而不应该去代劳。如果孩子一定要求你跟他一起画,你也尽量照着孩子的样子去画,最好是比孩子画的还显得幼稚,这样孩子就有自信了。
方法之二:带孩子去观察、去发现这个世界是有形的,色彩是它的外衣。你让孩子去观察,孩子会从对世界的色彩,慢慢地 你看,每一棵树上都有线条(就是枝条),比如柳树,冬天的时候线条显得非常清晰。到了春天,这些线条上出现了很多点,就是一个一个的芽苞。然后,孩子画的时候,会在线条上加一些点。 过了一段时间再看,发现叶子展开了,孩子就说:“叶子像小手一样展开了。”于是,点又变成了很多的形状。孩子可以用手指画出来,也可以用颜料点出来。
给孩子来点颜色的故事
小故事:让色彩和色彩交朋友我们这样启发孩子:黄颜色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红颜色又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 黄颜色交朋友以后,自己会怎么样呢?可以让一个孩子当红色,一个孩子当黄色,两个孩子交朋友,互相拥抱一下吧。然后把这两种颜色一调和,就成了橘红或者橘黄,颜色就更鲜艳了。 这就是交朋友之后的结果,两个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我的好的地方照亮了你的好的地方。孩子就知道了颜色是怎么回事,他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很美好。接着,孩子就会一个一个地去试,把很多颜色都调出来了。 比如蓝和黄交朋友,就变成了绿。有的孩子还说:“这个蓝色好孤独啊,所以就来找黄色玩了,然后绿色就长出来了。”这样,孩子的整个生活经验就都给调动起来了。
小故事:妈妈是什么颜色的?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是充满色彩的。在孩子眼里,妈妈也是有各种颜色的。我们教孩子联想,比如妈妈是什么颜色的?妈妈漂亮的时候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孩子就说,妈妈有好几种颜色,就像变色龙一样,因为她每天都换衣服。有的说,妈妈是黑色的,因为她生气、不高兴了。 还有一个外国小朋友说,妈妈是蓝色的,因为她这两天很忧郁。老师问他:“妈妈为什么忧郁呢?”孩子说:“因为我爸爸去工作了,很长时间没回来,妈妈很累。”再问:“为什么妈妈会很累呀?”“因为我们家有6个孩子。” “那你妈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就说:“她高兴的时候是粉色的。”通过这样的启发,孩子就能去理解,去感受和联想,而且还敢于表达。孩子内心的很多东西,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就会变得很快乐。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即更正; ·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浪费; ·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 ·要求孩子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 ·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更好”,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 ·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 ·因为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孩子当面讽刺挖苦; ·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喜爱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孩子绘画方面真的应该“补课”了。
最后给父母们的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免不愉快争吵。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目的:表示对孩子的尊重。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目的: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目的:记录孩子精神成长的财富。
本文来源网络,仅作学习分享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最有价值的美育教育观美育教育、专家理念▏请回复1
艺术鉴赏、艺术故事▏请回复2
文章投稿、合作交流▏请回复3
进美术学习交流哈市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