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间,随着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设也迎来收官。至此,拥有“三室三厅”的中国“天宫”,也将创下首次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的纪录。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将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空间站是怎样建造起来的?上游新闻带你一文读懂。
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棒
从年4月起,中国载人航天在19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
先来回顾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
年4月29日,长五B火箭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年6月17日,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随后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年7月24日,长五B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25日,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年10月31日,长五B火箭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11月1日,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3日,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中国空间站合体的动画演示。图源:人民日报视频截图
三室三厅两卫保证宇航员人人有床睡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飞船将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拥有三室三厅的中国太空站,可以满足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生活和工作。
三室三厅指的是“三舱三船”构型,也就是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的、总重超过吨的空间站组合体,这也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介绍,空间站在轨配置了两套厨房设备,可同时进行进餐准备,两乘组可分享食品;此外,两个舱段配置了两个卫生区、六个睡眠区,均可独立使用。
中国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6名航天员太空交接班专注科学试验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一周内完成在轨轮换任务,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五号的飞行任务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标志着空间站建设阶段已经完美收官,进入了空间站工作的新阶段。
据介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重点就是开展多学科的科学实验。他们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中国的太空研究已经站上新的台阶,未来,将有更多的航天人、更多的太空科研成果,值得期待。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红星新闻、新京报、环球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