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空间站 >> 空间站研究发展 >> 正文 >> 正文

观澜太空出差90天,意味着什么人民

来源:空间站 时间:2023-2-14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这也意味着本次任务圆满完成。

从年6月17日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到今天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着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的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事业铸立起一座新里程碑。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自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从进入太空到建造空间站,中国航天人用一个个踏实的脚印,将传说和想象变成了现实。

建设空间站前奏一:天宫一号

天宫,中国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宫殿,如今被赋予科学与理想的色彩,变成了中国航天的新名片——天宫空间站。这是中国人自主建造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且看中国航天空间站建设的铿锵脚步:

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天宫一号为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年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此次发射为无人发射。

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年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年6月29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完成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神舟十号于年6月11日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年6月2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年6月26日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完成飞行任务。

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销毁部分器件。

建设空间站前奏二:天宫二号

天宫一号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二个目标飞行器是天宫二号,这是中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于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和天宫二号对接的是神舟十一号。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年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形成组合体;年11月1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降落主着陆场,完成载人任务。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千米,而神舟十—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干米,高了50千米,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的要求。

天宫二号完成使命后,于年7月16日终止数据服务;年7月19日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天宫二号是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主要飞行器之一,先后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进行对接,承担着验证空间站相关技术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我国空间站建设拉开序幕:T形天宫

天宫一号和二号完成了整套基础性实验,为建设空间站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据报道,我国原计划发射天宫三号,计划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技术,并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后来为了加快工程步伐,减少经费,经过可行性研究,将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的任务合并到一起完成。

中国第一个空间站(命名天宫),呈T字形,全长约50米,直径超过4米,约90吨,寿命超过10年。最多时候结构包括一个核心舱(命名天和)、两个实验舱(命名梦天、问天)、一个货运飞船(命名天舟)、两艘载人飞船,预计年建成。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这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天和核心舱作为搭建我国空间站的“第一块积木”,率先成功落户于中国空间站核心位置,在空间推进系统支撑下,静候与“问天”及“梦天”两个实验舱交会对接,共同组建成T字型的天宫空间站,为我国开展一系列太空科学实验与研究提供至少15年以上的全力保障。

神舟十二号:创造新纪录

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创造了新纪录。

在建设空间站的的进程中,神州八号中没有航天员,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

神舟九号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是景海鹏、刘旺和刘洋3位航天员,他们在天宫一号工作生活了11天。

神舟十号飞行乘组共计3人,3位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他们在天宫一号工作生活13天。

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飞行乘组共计2人,分别是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2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工作生活30天。

本次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意味着我国航天事业站上了更高的起点。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从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随后顺利进驻空间站核心舱,到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引发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8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