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航天飞机更前沿,为何最后还是选择造飞船。航天经验为零却直接瞄准世界最先进的飞船,中国航天人主动增加难度的背后有着怎样超乎常人的考量。神舟一号发射之前又曾经遭遇了怎样鲜为人知的危机。本篇为您揭秘中国空间站的故事。
年有三位特殊的朋友,给我们发来了拜年视频,我们神舟13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站上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外太空的空间站向大家拜年,这非同一般。三位航天员的出现,也瞬间把我们的记忆拉回到了年10月16号。那一天,神舟13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奔赴星辰大海军火箭升就的那一刻奔去。这一次三位宇航员将在太空助流长达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年将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他们此次的任务是为建中国的空间站。
其实咱们的神舟号,天舟号,天宫号还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等。他们的每一次腾空都是为了中国空间站的建立,讲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什么是空间站。中国又为什么要建空间站呢?我想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得从年。邓小平同志办公桌上放着的一封联名信,说起,写信的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四位科学家。在信中,四位科学家言辞激动,难掩急迫心情,他们认为有一件事情不能再拖了。什么事情啊,那就是要发展中国的航天技术。为什么他们如此着急急的直接给邓小平同志写信呢。那是因为中国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那会,中国就已经在思考这件大事了,大家就发现要想在太空中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必须要有一个可以工作和生活的家呀。毕竟在人飞船内部空间是相当有限的,要想从事更多的观察科研和生产活动,不太现实。因此,中科院在年提出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五年后发射一艘载人飞船。随后,科学家们便投入了紧张的研发之中。
年7月15号,科学家们首次将载着小狗的生物实验火箭发射升空,为什么带着小狗呢?是因为小狗属于哺乳动物,跟人类有更多相似的地方,他的试验结果将来可以更多的用于载人航天。结果火箭顺利升空,也顺利返回,里面载着的小狗也安然无恙,这极大的鼓舞了中国的科学家们。
不久之后,中国航天报告喊出口号,第一艘飞船要在年底发射升空。科学家们很是振奋的,并且在第一时间绘制出了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曙光一号的草图。当然了,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不叫曙光一号而是神舟五号,他的升空时间呢,也不是年,而是年,整整隔了30年。为什么呢?是技术不到吗?不是,核心原因就两个字——没钱。其实,当时不光是写信的科学家们着急,收到信的邓小平同志同样着急,早在年邓小平访美的时候,他就毫不掩饰的表露了出来。在为期九天的紧张行程当中,邓小平专门去了一趟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因为这座城市拥有世界文明的载人航天控制中心,在那里邓小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阿布罗17号飞船的指令舱和月球车,他还亲自登上了航天飞机模拟座舱,对中国的载人航天是非常的关心和重视。他实际上心里面是非常有数的,中国如果没有航天的崛起,没有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建立强大的中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收到来信之后,邓小平迅速作出批示四个字——不可拖延!就这样停止了许久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终于又重新启动了。
年9月21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并且制定了一个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规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就是要把短期变成长期,把一定规模搞成较大规模,就要建空间站了。说起来是怎么一小段话啊,一分钟两分钟。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当时做出这样的规划光是第一步怎么走。就讨论了好几年,那么讨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点,那就是要建空间站,首先就是要确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为此,一个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多人参加的大论证开始了,经过反复筛选,最终有五套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技术方案入选。综合各种考虑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最终达成了一个统一的观点还是造船。
对于当时的航天强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对于中国而言。那难度可真不小,毕竟咱们是从零起步的,不过都这么难了,当时咱们的航天人居然还主动提出要加大难度。第一艘载人飞船直接瞄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联盟tm型号座。咱们有句老话叫作先学会走,再学会跑吗?是吧。没错,科学家们这么决定,那就是要跑啊,因为只有跑起来,我们才能尽快缩短和别人的差距。当然了,这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咱们的科学家们那不会瞎搞的。在整个过程当中,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谨慎。中国航天人们一头扎进了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研究当中,每一次都比之前有很大的进步,终于在年10月15号,历史性的一刻来了,随着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太空中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也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把人送上去完成了。
年10月12号,时隔不到两年,神舟六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人开始向第二步发起冲击,中国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在为期五天的飞行中,航天员们在飞船内完成了从一时起居到开闭舱门等一系列的空间实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程。
年10月17号,神舟11号如期升空,并于两天后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井海鹏和陈东进入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33天之后,他们在太空完成了一系列的科研试验,随后平安返回地球,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记录。也就意味着原本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运行的航天器,可以变为长期在太空运行的工作站了。到这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二步才算实现。从这天开始,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步空间站建造任务就是我国未来的空间站,它叫天宫空间站。他就是由天河号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段组合而成,为了完成它,我国还将陆续实施十次飞行任务。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年,中国航天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三次半飞行任务。为什么是三次半呢?天中二号,天中三号,神舟12号,这是三次。那么另外一个半呢,这就是还在太空中出差的神舟13号了。
期待神舟十三号顺利回家!期待我国的空间站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