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胆结石治疗 >> 胆结石的保守治疗 >> 正文 >> 正文

90的人后悔切除胆囊

来源:胆结石治疗 时间:2020-6-19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约3-5cm,容量为30-6ml。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浓缩胆汁。胆汁是由肝细胞持续分泌的,在人体不需要对食物进行消化的时间内(如进食2小时后,饥饿状态),分泌的胆汁即储存在胆囊内,待到有需要时,胆囊收缩,将胆汁通过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从而对食物进行消化。

9成切胆患者表示后悔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胆结石患者都会直接选择将胆囊切除来治疗胆结石。殊不知,胆囊切除后的患者却承受了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

为了对广西地区的胆囊结石治疗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西南结石病研究院联医院追踪调查了近名“切胆取石”患者。

结果显示,多达九成患者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免疫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大多数人对于当初的盲目切胆表示了后悔。

王曦晨主任介绍道,“临床上,我们经常接触到切胆后遭遇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脂肪性腹泻、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增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后遗症的患者,切胆可以说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保胆的由来

大量文献资料显示了胆囊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包括中国保胆取石第一人、胆道镜开拓者张宝善教授在内的诸多国内有识之士都相继加入了“保胆取石”的阵营,疾呼“胆囊结石不应一律切除胆囊,因为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保胆取石并非人人能做。

王曦晨主任提醒:保胆取石手术并非人人能做,需同时具备符合保胆指征的患者和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两大条件。

一方面,“保胆”应该是“科学保胆”,而不是盲目的“保”或“切”。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有保胆手术指征的能“保”则一定要“保”,而对于收缩功能已经几乎丧失的胆囊则还是要果断地切除。因此,保胆手术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患者,而需要符合相应的保胆指征。

另一方面,保胆取石手术属于高端手术,术者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无数次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该技术,因而并不是任何外科医生都可以做。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确,安全可行。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另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胆囊和全身状况以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胆囊结石治疗的个体化。

从而我们在治疗时应结合病人个体的情况及差异来定夺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样病人的意愿也是需要被照顾到的,我们衷心的希望,爱胆护胆,人人参与。让我们一起做有“胆”之人,远离切胆后遗症!

文化秦川上线了,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