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胆结石治疗 >> 胆结石的保守治疗 >> 正文 >> 正文

医案114回胆石症发为黄疸,中医退黄亦

来源:胆结石治疗 时间:2017-8-14

病案

陈某,男,22岁,学生。患者自6~8岁不时上腹疼痛发黄,发作频频,以后数月到数年发作1次不等。年10月(19岁)医院,诊断为胆石症,进行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痊愈出院。1年后复发,某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胆管结石,拟再行手术治疗。

年12月7医院×线检查诊断与前同,拟采用保守疗法,一年曾3次发作。症状为上腹疼痛,发热呕吐,巩膜及皮肤发黄。第二次发作时曾诊断为胆管周围炎,再用保守疗法,经11天治疗,出院后3天又再复发,比前次疼痛,故又疑为胆石症,拟剖腹探查,患者春节出院后,医院进行手术。

年2月5日来诊时,症见腹部时痛,巩膜黄,小便深黄,腹泻,消化不佳,脉滑任按,舌质深红,苔白,两颧赤色,鼻梁色微青,唇红,症脉俱实。

此中医学所谓阳黄,治以清热疏肝活血为主。

处方:郁金、五灵脂、白芍各12g,柴胡、枳壳各9g,桃仁、蒲黄、当归尾各6g,绵茵陈24g。

服药后肠鸣腹痛,小便更黄,大便溏黄中带黑,每天2~3次,每次量不多。6日再服,服后腹中不适减少,精神较好,胃口好,大便有时结硬。9日再诊,照方白芍改为赤芍、白芍各9g。服后腹中无痛,巩膜黄色渐退,小便清,大便正常,胃口好,精神好,症状已消失,但感力气不足。

2月19日病又复发,20日痛甚,22日处方如下:绵茵陈30g,山栀子、延胡索、柴胡、赤芍各9g,五灵脂、蒲黄、郁金各12g,黄芩、桃仁各6g。

服后痛不再发展,继服2剂,病势减退,基本痊愈。25日再诊,已无任何症状,再方以善后,处方:首乌、白芍各12g,蕤仁肉8g,绵茵陈18g,五灵脂、柴胡、郁金各9g,枳壳6g,每隔3天服1剂,10多天后停服,以后每月服几剂,追踪2年未复发。

邓教授认为此证苦寒药不宜多用,否则易损伤脾胃,影响患者体质。特别是慢性炎症时期,过于苦寒攻下则有虚虚之弊,此时的治疗方法,应疏肝利胆排石,健脾活血。可用以下基本方:柴胡9g,太子参15g,金钱草30g,郁金10g,白芍15g,蒲黄6g,五灵脂6g,甘草3g。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玄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者加茯苓、白术;兼有黄疸者,常加用郁金、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等疏肝利胆;田基黄为退黄之要药,桑寄生既可补肝肾、降血压,又可作为肝胆之引经药,常用于黄疸之治疗。

上方可多服,患者脾得健运,疼痛减少,饮食增加,身体自复。以后可以每月连服5~7剂或每半月内连服4~5剂,以防胆石停留引起复发。上方已治愈多人,其中有些是手术后疼痛一再复发,拟再进行手术治疗者。

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