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发病主要与年龄、性别、肥胖、生育、种族和饮食等因素有关。目前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左右。
1.发病年龄
我们国家关于胆囊结石的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在40~69岁的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在40~50岁左右。
2.发病性别差异
近年来B超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女性好发胆囊结石的明显比男性多,这可能与女性的雌激素有关,雌激素会影响胆囊的收缩、使胆汁淤滞,胆汁排不出去,更容易形成结石。
3.发病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BMI》28,BMI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身高)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BMI15-25)的3倍。肥胖人更易患胆囊结石的原因在于其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绝对增加,或者胆汁酸和磷脂相对增加,使胆固醇过多,使得结石更容易从胆汁中析出。
4.发病与生育的关系
女性怀孕,可以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怀孕的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这种观点已经被相关研究所证明。所以怀孕的孕妇平时要注意饮食啊。
5.发病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别,我国以西北和华北地区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虽然上述地区的人们发病率比其他地方高,但是不用过分紧张啊!
6.发病与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进食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高胆固醇食物的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使得胆汁中结石更容易形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吃越好,越吃越油腻,胆囊结石发病率比90年代大大提高。
7.发病与遗传因素
有的胆囊结石患者,亲属中发生胆石的危险也会其他正常人较高,胆囊结石家族内的发病率,其发病年龄也会提前,故胆囊结石可能具有遗传倾向。
8.其他因素
胆囊结石的发病亦与肝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胃肠外营养、手术创伤和应用某些药物有关。如肝硬化患者胆石病的发病率为无肝硬化的3倍,而糖尿病患者胆石病的发病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倍。
虽然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至今也未被探索清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上述的几种;其实胆囊结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把胆囊结石放在眼里,正视胆囊结石,规律饮食,适当我们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保持良好的情绪。讲究卫生,积极防治肠道及胆道蛔虫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许胆囊结石将离我们远去!!
微讯:肝胆胰外科谢智钦校对:肝胆胰外科谢智钦
微编:肝胆胰外科谢智钦审核:肝胆胰外科唐才喜
最近的文章我猜你肯定没读喜讯
我科唐才喜教授再获一个“全国委员”头衔!
这大半年,肝胆胰外科都搞了哪些事情?
牛!肝胆胰“牛人”走上“胰带一路”高峰!
感人!八旬老夫妻在病房上演感人一幕看哭了护士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