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除了遗传因素,形成方式还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也可以说部分胆结石是“吃出来的”。
1、爱吃“大油”: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水平过高,形成高脂血症。血脂升高,作为血脂的一部分,胆固醇的水平也随之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高脂肪食物主要有:动物油脂,如猪油、羊油、牛油等。
高胆固醇食物主要有:奶油、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猪脑羊脑等。
2、酷爱甜食: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精制大米、面粉等也会加速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之间比例失调,有形成结石的危险。
3、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浓缩的胆汁在胆囊内淤滞时间过长,会使得胆固醇沉淀析出的几率大大增加。
4、素食人群: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胆结石的不利因素。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当维生素E和维生素A缺乏时,亦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而导致结石形成,这也是胆结石不可忽视的诱因。
5、不爱喝水:平时不太爱喝水,胆汁浓缩也容易生结石。
6、长期口服避孕药:患胆结石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倍。这可能与性激素有关。因为妇女体内的性激素对胆汁的化学成分和胆囊的收缩功能起一定作用,可促进结石的形成。
7、肥胖人群:他们往往伴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容易生成结石。这类人减肥亦不能减得太快,否则可造成减肥后大量脂肪消耗,胆固醇生成增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明显增加,并析出和沉淀,造成胆汁淤积和结石。
8、糖尿病、肝硬化:此类人群的胆汁成分改变和胆囊收缩异常,胆结石的发病率也明显比正常人高。
胆结石患者饮食注意:
1、忌喝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2、吃饭要有规律,早餐要吃。
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4、多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芽菜、海带、藕、鱼肉、鲜豆类等。
5、多食干豆类及豆制品。
食疗方
玉米须茶:玉米须50克,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文字摘自中医养生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