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孔雀也叫爪哇孔雀、龙鸟。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常成群活动,善奔走,不善飞行,性机警,胆小怕人,属杂食性。
中文名:绿孔雀
英文名:Greenpeafowl学名:Pavomuticus
界动物界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纲鸟纲Aves目鸡形目Galliformes科雉科Phasianidae属孔雀属Pavo种绿孔雀P.muticus绿孔雀雄鸟身体长约2.2米(包括长约1.5米的尾屏)。绿孔雀的羽色鲜艳,以翠绿、青蓝、紫褐色为主,多带有金属光泽。
尾上覆羽延长成尾屏,上面具有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候尤为艳丽;雌鸟没有尾屏,羽色也较逊色。尾屏可以起到保护色的作用,大多数捕食者,例如虎、豹、野狗、猫头鹰、鹰等都没有辨色能力。
绿孔雀主要栖息于海拔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开阔地带活动,不喜欢过于浓密的热带雨林。
常成群活动,多由一雄数雌和亚成体组成小群,有时亦见单只和成对活动。善奔走,不善飞行,行走时步履轻盈矫健,行走姿势有似一步一点头。疾走时像奔跑一样,一般在逃避敌害时多大步急驰,逃窜于密林中。通常很少起飞,但向下滑翔时亦飞得很快。白天活动,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中午多上树或在林中阴凉处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性机警,胆小怕人,活动时不时抬头观望周围动静,鸣声高而洪亮。
绿孔雀繁殖期3-6月。2月中下旬即出现求偶行为。此时雄鸟羽色特别艳丽,常追逐于雌鸟周围,把鲜艳的尾上覆羽尾屏展开如扇状,并不断抖动,使其相互摩擦碰撞而发出‘沙~沙~沙’的声响。通常营巢于灌木和草丛中地上,每窝产卵4-8枚,一年繁殖1窝。卵乳白色、淡棕色或乳黄色、光滑无斑,微具光泽。
绿孔雀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如印度东北部、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在中国主要发现于云南和西藏地区,数量稀少。
绿孔雀的三个亚种
01、绿孔雀印度亚种
学名:Pavomuticusspicifer 02、绿孔雀云南亚种
学名:Pavomuticusimperator 03、绿孔雀指名亚种
学名:Pavomuticusmuticus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jzl/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