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本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女性常见,男女之比为1∶3,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性别差异减少,50岁时男女之比为1∶15,老年人中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黏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利于结石形成。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约20%~40%的胆囊结石病人可终生无症状,而在其他检查、手术或尸体解剖时被偶然发现,称静止性胆囊结石。也可以表现为胆绞痛或急慢性胆囊炎。症状出现与否和结石大小、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有否梗阻及胆囊的功能有关。
有症状型胆囊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1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大多数病人仅在进食后,特别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伴嗳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2胆绞痛是其典型表现:当饱餐、进油腻食物者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改变,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时,胆囊排空胆汁受阻,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张力收缩而发生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肩岬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
3右上腹压能:炎症严重时可有右上腹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压征阳性。
4化验: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胆囊结石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可为诊断提供有益线索,但确诊需依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即可确诊,正确诊断率为96%以上,是首选的方法。胆囊造影可显示胆囊内充填缺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且可了解胆囊功能,CT、磁共振(MRI)虽然也可显示胆囊结石,但价格昂贵,无需常规采用。
胆囊结石病怎样治疗胆囊切除治疗是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疗效确切。对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对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认为不需立即行胆囊切除,只需观察和随诊,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及时手术治疗:①口服法胆囊造影不显影;②胆囊结石直径超过2~3厘米;③合并糖尿病病人在糖尿病已控制时;④老年人和(或)有心肺功能障碍者。后两种情况,一旦急性发作或发生并发症而被进行急诊手术时,危险性远较择期手术大。胆囊切除分传统方法胆囊切除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应首选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
如身体不适YaYa提醒您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
声明:本文为YaYa医师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jzl/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