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多数胆总管结石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获得成功,仍有10-20%的患者不易被取出结石。这些结石通常被称为困难型结石,其定义包括结石体积较大和/或结石数量较多、患者胆道解剖学结构异常、患者身体情况不佳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取石术。
一例全内脏反位的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除了常规的机械碎石、取石外,激光碎石、体外震波碎石、液电碎石等技术也被应用于困难性胆总管结石。然而,上述技术存在需要特殊的设备、增加操作时间和费用的不足。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因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也被广泛应用于困难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胆道支架一方面保证短期内胆汁引流,另一方面和结石的相互摩擦作用可能起到缩小结石的作用。根据报道,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后二次ERCP取石的成功率为44%~92%。口服溶石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对于二次ERCP取石的成功率也有一定的提高。理论上讲,直接将溶石药物注入胆道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溶石效果。而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多个相关研究被报道。胆酸钠、EDTA、复发桔油乳以及一些中药制剂均被用于胆道的直接灌注溶石治疗,并被报道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可能是疗效不确定、直接灌注不良反应较多、内镜下取石术的快速发展等种种因素,灌注化学药物直接溶石的报道近年来较少。
最近,宛新建教授团队结合胆道塑料支架和化学溶石方法,开发了一种新型溶石药物载药塑料支架用于困难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A.普通8F塑料支架;B.载有溶石药物胆酸钠和EDTA的药物可降解塑料支架
建立胆管灌注系统模型
灌注后,结石明显缩小。
A.灌注前B.灌注中C灌注后
将猪胆总管下段结扎后将载药支架和胆总管结石置入猪胆总管,建立猪胆总管结石支架置入模型。支架置入17周,胆管造影可见结石明显缩小。
长箭头为支架,短箭头为结石
上述结果分别发表于近三年内镜权威期刊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和Endoscopy上。
载药溶石支架在稳定释放溶石药物时一方面起到溶石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溶石药物剂量低,可减少直接鼻胆管灌注时高浓度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对于困难性结石,常规取石通常由于对括约肌行较大切开而破坏括约肌功能,而这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新型化学溶石治疗将为困难性胆总管结石提供了新思路。
在上述载药塑料支架基础上,宛新建教授团队又设计了一种载溶石药物的新型静电纺丝金属支架,其有着更稳定的药物释放方式和充分胆道引流,该课题已经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jzl/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