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时候,有狼和狈两种野兽。狼的前肢长,后腿短;狈的前肢短,后腿长。有一次,狼和狈一道去偷羊,但羊圈又高又结实,既跳不进,也撞不开。于是它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狈用两条后腿站起来,把狼拖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的两条前肢攀上羊圈,把羊拖走。根据狼和狈勾结干坏事的传说,人们创造了成语“狼狈为奸”,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
胆囊结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我国,胆囊结石约占胆石症病人总数的半数以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还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说谁谁有胆囊结石的事例。直肠癌、结肠癌统称为大肠癌,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而位居第三。
胆囊结石和大肠癌两种疾病的关系听起来似乎很遥远,怎么成了一对狼狈为奸的兄弟呢?
找真相,请往下看
在正常情况下胆囊是不会发生结石的,因为在正常胆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胆盐、卵磷脂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析出。要形成结石必须有一定的成石条件,即胆囊胆汁中抗成核因子减少,促成核因子增加,在增加的促成核因子作用下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石。因此胆囊结石形成的的最常见原因是长期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脏合成胆固醇量增多,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我们知道大肠癌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日本血吸虫病)、大肠息肉、腺瘤及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另外,经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者,肠中厌氧菌较多,能将胆酸分解成一种叫做不饱和多环烃的致癌物,再加上纤维素类食物摄入量少,粪便贮留过久,使得致癌物质聚集在大肠诱发大肠癌的发生。这就和胆囊结石的成因有一定的共同点。
自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大肠癌的发生可能和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和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胆囊结石与大肠癌有相关性的可能解释是两者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及胆汁成分的致癌性。除了高脂肪、高胆固醇及低纤维饮食是胆囊结石和大肠癌的共同的致病因素外,还可能与胆汁成分的致癌性有关。当胆囊失去正常的胆汁储存、浓缩和排泄作用后,消化期间胆汁酸进入肠道不足,非消化期间胆汁酸不断排泄,连续不断地进入肠道,使得胆汁酸肠肝循环连续加快增高,结合性胆汁酸经肠道厌氧菌酶分解及脱羟作用,将初级胆酸转化为次级胆酸(脱氧胆酸及石胆酸等),这些物质对大肠有致癌作用;胆囊结石患者的高血脂,高胆固醇、低纤维素饮食能减缓肠道蠕动也延长了大肠内有害物质的作用时间;同时胆囊结石常伴有慢性胆囊炎,炎症刺激易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一方面使得肠道内脱氧胆酸生产增加,另一方面也破坏正常的肠黏膜,增加肠道癌变的可能性。有学者对50例大肠癌患者的胆汁酸浓度与5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总胆汁酸酸值比较没有差异,但大肠癌患者的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相对浓度显著增高。
狼和狈互相勾结干坏事,胆囊结石和大肠癌也是一样。由于胆囊结石病变本身和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对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要警惕并存大肠癌的可能,尤其是慢性、长期的胆囊结石患者。首先要早期处理胆囊结石,再者如果这类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肠道症状要及时就医行直肠指诊及肠镜等检查以排除大肠癌。
★如此一来,你涨知识了吗?
★作者介绍医院技术总顾问、特聘专家。医院普通外科、暨南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医院的会诊专家。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从事普通外科工作近三十年,已经完成各型普通外科手术数千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手术经验。近年来致力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及研究,每年完成普通外科常规及复杂腔镜手术百余例。
撰稿:高明
编辑:叶植银
审核:林振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jzl/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