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竹海,还有夜空中的星星!浙江卫视《追星星的人》第二季开拍了,这档综艺开启了现实与未来,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观星”之旅。在上一季,小编可是深深沉醉其中。
但,爱好天文的你,了解宇宙冷知识吗?知道如何选择天文望远镜的性能及其与使用场地是否相匹配吗?别着急,在华中科技大学接受系统知识后的你,一定不会为此困惑!
为什么小编首推华中科技大学呢?
经小编了解,全国仅有16所大学冠名行星,这所大学便是其一。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华中科技大星”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更代表着对华中科技大学的肯定。
为什么华中科技大学能获得小行星命名权?
其实,小行星命名一般只授予对国家经济、社会、天文等事业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这也说明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推动物理、天文和空间科学等交叉学科发展,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办学历程来看:
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开始筹建实验室天体物理教研室(挂靠物理系);
年组建天体物理团队;
年在物理学院成立粒子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年正式成立天文系,开启了中国中部地区天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先河;
年3月,罗俊院士在校提出“空间引力波天琴计划”,华中科技大学是主要参与单位,参与研制其关键载荷技术;
年天琴一号顺利发射,开启了测地观天新事业;
年加入“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
年成立国家天文台-华中科技大学“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中部地区天眼FAST相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同年九月,该校天琴引力波理论团队在国际最权威天文刊物之一——《自然》(Nature)杂志子刊《自然—天文》上刊文,向国际学界发出中国声音,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顶尖国际杂志对该计划做完整系统的介绍。可见,这项世界级、意义深远的荣誉赋予华中科技大学,名副其实!
那么天文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科?
据了解,天文学是研究宇宙及宇宙间各类天体的形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也是六大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数、理、化、天、地、生)。随着我国的崛起和伟大复兴,天文学科也将在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它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jzl/1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