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这其实是个谬论!
最近,一个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报道说:
因为3年没吃早餐,浙江一个16岁姑娘被确诊患上了胆囊结石!近日,浙江大学医院普外科接诊了这个16岁女孩小陈。
小陈和妈妈一起在杭州打工,因家里条件不太宽裕,她初中毕业后就出来工作。小姑娘的饮食习惯一直不太好,正餐吃得少、喜欢吃零食和肥肉。
12岁时,她体重已经明显超标,1.6米的身高,体重却将近斤。近日,小陈突发肚子痛,站都站不起来,额头直冒冷汗,医院。
经检查,小陈患的是充满性胆结石,十几颗结石堆在一起,像小煤矿一样。每颗结石直径在4毫米至5毫米,像小颗黄豆那么大。
胆结石长这样
医生说,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平时储存在胆囊里,参与消化。不吃早餐的,胆汁没法排空,长时间滞留在胆囊里,胆汁容易变黏稠,长此以往就可能形成结晶及变成胆囊结石。
如果不做手术,这些小结石可能会掉到胆总管里。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时,不仅会引起呕吐、腹痛,反复刺激胆囊、胆总管,时间久了还可能癌变。
忙起来或懒起来的时候
许多人都顾不上吃早餐
是不是经常不吃早餐就会得胆结石?
小编发现,
目前很多报道都会把胆结石原因归结为
不吃早餐
↓↓↓↓↓
小编首先要说的是:
吃早餐很重要!
早餐为我们提供新的一天最初的能量和影响
规律地一日三餐对健康很有益处
但不吃早餐是不是胆囊结石的“罪魁祸首”?
其实其他原因可能更重要!
有的人天天吃早餐,也会得胆结石
我们先来看看胆结石的形成机制
↓↓↓↓↓
胆囊结石的形成分三个步骤:
胆汁胆固醇过饱和
↓
胆固醇结晶析出
↓
聚集并逐渐形成结石
1.胆汁胆固醇过饱和
胆囊结石成分主要以胆固醇为主,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前提条件。
如果我们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就会增加患胆囊结石的风险。
我们的有些生活习惯,如吃太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多食动物内脏等生活习惯,会增加血液里的胆固醇浓度,导致肝脏摄取胆固醇增加。
北京人爱吃的卤煮就是高胆固醇食物的代表
摄取的胆固醇增加后,有些人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胆固醇浓度也会增加,这样就容易患胆囊结石。
除此之外,饮酒会损害肝脏,导致胆汁里面的胆固醇出现异常。
肥胖也会导致血液里和肝脏能够摄取的胆固醇太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胆固醇浓度。
2.胆汁淤积
一些因素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囊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而导致胆汁淤积。
含过量胆固醇的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沉积,会刺激胆囊分泌过量糖蛋白,而糖蛋白有助于胆固醇结晶的堆积、聚集;
同时,它又抑制胆管的收缩,促进胆汁淤积,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胆囊内的胆汁在晚饭后重新开始存储。如果隔天不吃早饭,胆囊得不到及时排空,经过大约12小时的贮存、浓缩,使含过量胆固醇的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沉积,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
可以看出,不吃早饭或不能按时吃饭,是造成胆汁淤积的原因之一。
但是胆汁淤积并不是进食,排空胆汁那么简单。
大多数人的胆汁淤积,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吃早餐在胆汁淤积这一步和多种致病因素协同作用、长期作用,才可能形成胆囊结石。
知名医学科普专家“白衣山猫”认为,不吃早饭在形成胆囊结石的占比重并不大,不可能达到30%到40%。他说:
为什么每天吃早餐还会得胆结石?
刚刚拿到体检报告的张先生直喊冤,他说小时候听妈妈的话每天吃早餐,长大后听老婆的话也每天吃早餐,结果还是被查出有胆囊结石。不是说“长期不吃早餐才易得胆囊结石”吗?
广州中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惠东教授说,这个问题他们在门诊时也经常被问到。
他解释,得胆囊结石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与雌激素分泌有关系,女性、40岁以上、肥胖、有多次生育经历都是胆囊结石的高发因素,就是这个原因。
还与胆囊功能也有关系,有的人先天胆囊收缩能力差,那么他得胆囊结石的概率就很可能比别人高。
此外,还与早餐吃什么也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摄入脂肪时,胆囊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收缩。
临床上要检查胆囊功能时会让被检查者吃个煎荷包蛋,观察其吃前吃后胆囊的变化。
如果每天早餐过于清淡,如只是喝碗白粥加白灼青菜,对胆囊的刺激可能不够。
李惠东教授建议,早餐时要保证有适当的脂肪,可以加个蒸水蛋,或在粥里滴几滴麻油。
3.成核与抗成核因子
溶解在胆汁里的胆固醇要形成结石,还需要成核因子。
就像雪花的形成需要水汽依附在空气中的灰尘上一样,灰尘就是形成雪花的“核”。
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其胆囊胆汁中胆固醇同样处于过饱和状态,却无胆固醇单水结晶及胆结石形成。
这表明虽然过饱和的胆固醇是胆结石形成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需要有其他“促成核因子”,胆固醇结晶才会大量析出。
就像雪花的形成需要灰尘作为“核”一样,胆结石结晶的析出也需要成核因子
目前,科学家们已从胆汁中分离出许多种作用不同的蛋白类物质(如黏液性糖蛋白等),都有促成核用。
除蛋白质外,钙离子和胆红素也有促成核活性作用。
4.疾病影响
胆道炎症会引发胆结石。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实验验证了细菌在胆固醇结石中的存在及其作用。
部分学者提出细菌源性物质可能直接参与或改变人体免疫代谢产物间接促进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所以,长期的不清洁饮食,会导致容易患上胆囊结石。
此外,糖尿病、肝炎肝硬化均会更容易导致胆结石的发生。
5.寄生虫
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蛔虫或蛔虫卵可作为胆囊结石的核心,因此,认为寄生虫在胆囊结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仅次于蛔虫的华支睾吸虫,也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不过以虫卵致石为多见。
另外,有研究指出肝包虫病与胆囊结石形成有密切关系,这与包虫囊肿压迫胆道造成梗阻,并继发感染和损伤肝功能有关。
6.遗传因素
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认为,胆石病的危险因素有5F:Female(女性)、Fatty(肥胖)、Forty(40岁)、Fertile(多产妇)和Family(家族史),其中家族史表示胆石症有家族聚集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约占胆石症成因的25%。
7.性别
在胆结石患者中女性占多数。
这是因为,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和影响胆囊排空,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胆汁淤滞,更易形成结石。
值得注意的是,绝经后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知道了胆结石的发病机制
我们就可以一一对照,
积极预防应对!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包括胆道蛔虫病、胆囊炎、胆石症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溃疡性结肠炎和冠心病等。
,积极运动减肥,控制体重
改变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不要长期大量饮酒
每天每人的饮酒,折合白酒大约一两,啤酒毫升为限度。
每天饮水起码要毫升
不要长期禁食
体力活动过少者,要积极运动锻炼身体
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者,尽量不要用口服避孕药
来源:南方名医帮、白衣山猫、羊城晚报
虽然不吃早餐并不是长胆结石的主要原因
但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餐对我们还是很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