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字
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3月18日晚,网上曝出一组照片显示,演员蔡明在录制节目时突发不适,医院。现场曝光的照片中,蔡明闭眼躺在担架上,被多名工作人员抬上救护车。
3月19日上午,蔡明发微博回应自己“被紧急送医”:胆结石突发,目前病情已经稳定,谢谢大家关心!
小小的石头,这么可怕吗?
还真的是!
胆结石疼起来真要命!
胆囊结石症状发作时,常常会出现耐受不了剧烈的疼痛。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周家华年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谈到,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约1/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对于没症状的胆结石,不少人是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而且年纪越大,胆结石的发生率也越高!
但没症状不代表没危害,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
胆结石与胆囊炎:周家华医生在央广网采访中谈到,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如果结石长期、反复刺激胆囊壁或结石导致胆囊管梗阻,就可能导致胆囊炎。
胆结石→胆囊癌:胆结石对胆囊壁可能会存在一个慢性的刺激,还可能引发胆囊癌。医院普外科主任、肝胆胰腺外科主任李德宇年在接受健康时报大夫说栏目采访时谈到,所有的胆囊癌里有89%-92%的患者有胆结石,胆囊结石大于等于2.5~3公分以上,年龄大于60岁,女性肥胖、胆囊壁增厚,胆囊癌病变的比例非常高。
人到中年,远离结石,做好5点!
一般来说,胆结石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不过近年来临床上也有年轻化的趋势④。远离结石,建议这5点要做好!
1.一定要按时吃饭
晚餐最好20点前吃完,早餐一定要按时吃。
医院肝胆胰腺外科主任医师李德宇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喜欢吃夜宵,不吃早餐就容易得胆结石。因为晚餐吃得过时肝脏会分泌很多胆汁,但是胃肠的蠕动减退了,胆汁就存在胆囊里,较稠厚的胆汁会沉积胆固醇、胆盐等沉渣,如果不吃早餐这些沉渣就不能及时排出。
2.不要吃得油腻,也不要吃得太素
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杨志英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少吃。注意动物蛋白质、谷类、蔬菜纤维素搭配食用。荤素搭配最有利于预防结石。此外,不要过度节食和素食。营养不良及素食都是胆结石的高危因素。
3.有个好情绪,不要劳累
俗话说“百病皆生于气”,确实也会影响胆囊。中国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赵志付曾在年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像40岁左右的女性压力大,易生气,长期压抑,找不到出口“泄洪”,生闷气,就很容易胆汁淤滞,形成胆结石。
4.别让自己的腰围太粗
腰粗也意味着肥胖,而肥胖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影响胆黄素的代谢,从而生成结石。另外多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不仅会导致肥胖,也会加重结石,甚至导致胆囊炎的急性发作。
5.动起来真的很重要
许多女性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就会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使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脾胰外科主任医师刘博年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提醒,晚饭后30分钟做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胆管内胆汁的淤积,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综合媒体报道,在粮荒威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评估报告证实了中国缺粮的前景:未来5年,中国可能缺粮1.3亿吨。党中央日前要求10人吃饭点9人菜的指示或许显示粮荒正在来临。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8月17日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预测中国到“十四五”(-年)期末,可能缺粮1.3亿吨左右,其中谷物(三大主粮)缺口大约为万吨。
人民网刊登了该报告,并指出,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五省市预计在年前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引领全国农村发展。
该报告预计,到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万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会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
社科院的报告称:“目前农村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民生短板突出、村庄分化日益加剧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个报告并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和善治乡村建设,为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党中央近期发出指示,敦促通过立法和监督制止餐饮浪费,也让外界猜测中国粮食安全是否存在隐忧。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上周五表示,中国的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业供给能力、机械化水平、粮食生产稳定性都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稳定性是有充足条件和基础的。
据香港01报道,在8月7日召开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年峰会上,中国高科技公司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表了《扎扎实实赢取下一个时代》主题演讲。演讲中余承东坦承,由于美国的进一步制裁,全球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在9月15日后不再为华为生产芯片,华为芯片供应困难,“今年可能是全球最领先的华为麒麟高端芯片的绝版、最后一代”,“我们也是很遗憾”。不过华为的未来不会因此而一片黑暗,因为余承东同时在演讲中表示“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够大的决心和不够大的投入”,未来华为要“突破基础创新,赢取下一个时代”。
显然,华为已经准备突围,试图在美国的全面打压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华为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今天,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十分肯定的答案。科技创新从来不排除“柳暗花明”开辟新天地的可能,凭借华为巨大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以及内地举国体制的支撑,有可能三五年后华为会找到新的爆发点。不过面对现实,它首先要克服眼前的重重困境。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坦承了华为现在的困境,但其对华为的未来仍有信心。(VCG)
美国紧紧围堵华为进入最艰难时期
由于早前出台的第一阶段技术管制封锁,没能击垮华为,今年5月15日,美国特朗普(DonaldTrump)政府再次出台了针对华为的出口管制新规,意在进一步打击华为的芯片供应链。根据新规,所有使用了美国的制造设备或技术的公司,如果为华为生产芯片或向华为出口产品,都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缓冲期天,即到9月15日时,这一规定开始正式执行。在此背景下,原来为华为生产5nm麒麟高端芯片的台积电,在今年7月中旬宣布9月15日后不再接受华为的芯片订单。余承东在此次演讲中也证实了华为的芯片订单到9月16日就停止了,“因为中国高端芯片生产能力还没上来,美国禁止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给华为生产”。
现在看来,如果美国不在9月15日前改变主意,那么华为自己设计的麒麟高端芯片将真的走入历史,成为“绝版”。至少短期看,这是很难改变的现实,因为中国大陆的芯片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与台积电差距很大。大陆最先进的芯片生产企业——中芯国际,刚实现14nm的芯片量产,而台积电已经在今年4月实现5nm芯片的规模化量产,两者技术水平相差两代。要让中芯国际的芯片生产技术,赶上此领域技术最先进的台积电,恐怕还要花费不少时间,特别是现在美国已经设法阻止中芯国际的发展--游说荷兰不要向中国大陆企业出口最先进的光刻机。
更糟糕的是,即使是大陆企业中芯国际也必须遵守美国对华为的管制新规,因为中芯国际使用了很多美国的设备和技术。如果中芯国际不遵守特朗普政府对华为的打压规定,而同意为华为代工芯片,中芯国际也将受到美国的制裁。一旦美国像打压华为一样打压中芯国际,那么中芯国际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很不乐观。所以,中芯国际没有美国的允许,不会为华为生产芯片。这意味着,不仅华为5nm的高端芯片无法生产,其14nm的普通芯片也很难找到代工企业。面对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强大科技影响力和美国政府强权式的制裁力,华为陷入最艰难时期。
余承东在演讲中表示,去年美国制裁后,华为少发货了六千万台智能手机,今年因为美国第二轮制裁,芯片没法生产,华为的手机没有芯片供应,造成今年的华为手机发货量可能少一点。而同时,余承东也明确说明,华为的手机、电脑、手表等“消费者业务的销售收入,占到华为集团收入的一半多,是最主要的收入、利润、现金流来源,也是整个华为这几年最快的增长来源。”显然一旦因为芯片问题,手机业务发展受到影响,整个华为集团的收入都将受到影响。
而现在被美国打压的华为,正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新科技、新技术。所以为了华为能够打持久战,最终赢得生机,其必须寻找替代方案,解决华为的生存、盈利问题。自己的麒麟手机芯片无法生产,华为只能与其他芯片企业合作。目前有不少媒体报道称,华为已与联发科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以及采购方案,将从联发科采购高达1.2亿枚芯片,约占华为需求量的60%左右。虽然这一消息有待证实,联发科的芯片技术水平不如华为的麒麟高端芯片,但有芯片可用,至少华为的手机业务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同时,为应对美国的打压,华为启动了意在规避应用美国技术制造终端产品的“南泥湾”项目,华为笔记本电脑、智慧屏和IoT家居智能产品此类不受美国影响的产品,就会被纳入“南泥湾”项目。
生存是现实,发展是未来。华为不会满足于现实,它的眼睛始终在寻找未来。据余承东介绍,“华为消费者业务提出了未来5~10年的长期战略,是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在5G、AI、全场景智慧化时代,围绕着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全场景提供无缝的智慧生活体验。”由此华为“提出1+8+N的概念,1是指智能手机,是最靠近消费者的;8就是外侧,是智慧屏、音箱、眼镜、手表、耳机、车机、平板、PC;N是广泛的生态,包括智能家居的生态、运动健康、办公、出行等各个领域的生态。”特别是在智慧屏和PC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也易躲开美国技术。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正在从一个设备制造商转变为一个生态服务商,不失为另一条生路。
毕竟,从产业生态方面看,苹果的互联网服务年收入超过亿美元,是苹果利润非常重要的来源,因为这块的净利润率达到70%~80%。Google的互联网服务收入更高达1,多亿美元,而华为在这块的收入大概只有50亿美元,发展空间非常大。因此,余承东在演讲中表示,“要把我们的生态给构筑起来,要把自己的操作系统、生态服务、芯片、设备、装备,我们整个基础的体系能力构筑起来”,“我们要实现基础技术能力的创新和突破,赢取下一个时代”。
被美国全面封杀后,显然华为已经明白发展自己的科技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所以,在操作系统领域,华为将持续打造鸿蒙操作系统,使其可以跨越包括手表、手环、耳机、PC、平板在内的所有IoT设备,将来各个IoT领域都可以用华为的操作系统。同时,华为加快推进华为移动服务(HMS),打造了面向全球开放的HMS,以承载中国的应用、全球的应用和全球的生态。
近些年来华为的科技十分超前,这在美国的眼里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处处受到美国的打击压制。
余承东所言概括了华为未来的突破方向,应该包含了最近在网上热传的华为“南泥湾”发展计划和真假有待验证的“塔山”计划。具体这两个计划是怎样的,目前还没有可靠的信息说明,但如若属实,其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即摆脱美国技术封锁,创造华为新的科技爆发点。以“南泥湾”发展计划为例,源自中共革命时期的南泥湾精神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正适合鼓励被美国封杀,陷入困境的华为。另外,华为最近用上百万年薪延揽“天才少年”,创始人任正非罕见到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推动科研合作,强调“拼教育、拼人才”,也说明华为在积极应对。华为能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突围,未来有未知也有期待。
政策导向明显国家政策重点扶持
尤其要注意的是,华为不是独自在战斗,中国政府也出台了有利于芯片产业发展的新政策。8月4日,中国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政策》),其中提出多项优惠政策,展现了中国政府强力扶持芯片产业发展的强烈讯号。
其中比较实在的政策包括,在现有的“五免减半”税收政策基础上,推出10年免征所得税政策,以支持28nm(含)及以下芯片工艺生产企业发展。另外在一定时期内,某些重点软件企业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以免征进口关税,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为解决软件企业的资金问题,《政策》出台了多种支持措施。针对芯片产业人才数量缺口大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政策》表示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多措并举激发人才成长。
以上政策不分所有制,为所有相关企业服务,无论国企、民企、外企都可以享受同等优惠待遇。这一政策有利于众多企业各显神通,在操作系统和芯片的设计、生产、封测等各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这也说明北京深刻意识到芯片产业受制于人的困境,已经下定决心通过举国体制来补齐短板。对陷入空前困境的华为来说,国家政策是助力其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的最强支援。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中国整体科技水平提升了,华为才更有可能成功突围。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版权说明:本文转载自健康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编辑:Mark
-医讯君精选-
上海又有新确诊!香港人集体感染!专家:冬季所有物流都似冷链以色列科学家声称实现“返老还童”:吸氧治疗让人年轻25岁上海2例新增确医院人全部隔离张文宏提醒...吃柚子致肌肉溶解!这个致命错误,你可能正在犯又一地阳性!多地紧急通知:这些人不得离开当地等你点“在看”都等出蜘蛛网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