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来过动植物园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动物园里面有一个爬行动物馆,爬行动物包括平胸龟、巨龟、缅甸陆龟、四爪陆龟、鳄鱼龟、海龟、山龟等11种龟,包括变色树蜥、水巨蜥、变色龙、孟加拉巨蜥、钝尾巨蜥等8种蜥,还有大鲵1种、鳄4种、蟒2种和蛇8种,种类非常的繁多。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其中的一类—蜥蜴类
蜥蜴(Lizard),俗称“四脚蛇”又称“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
多数蜥蜴以昆虫及部分啮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宽,呈叶状,具锯齿状切缘。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为食者(如凯门蜥属〔Dracaena〕)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美国西南部的希拉毒蜥(Gilamonster)及其墨西哥近缘种(Heloderma属)有毒,于激怒时方咬人,但罕致命,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多数蜥蜴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少数种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从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钻破卵壳,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部分种为顶生式,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许多蜥蜴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肩带存在。
那咱们动物园爬行馆里面的蜥蜴类到底是什么样子?怎么样的生活习性呢?
01
变色树蜥
变色树蜥(学名:Calotesversicolor)为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别称马鬃蛇、雷公蛇、鸡冠蛇。爬行纲。鬣蜥科。头大眼小,身体浅棕色或灰色,背面具5—6条黑棕色或横斑,尾部具深浅相间的环纹。多生活于稀疏树林下、灌木丛中。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变色树蜥多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常见于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适应力强,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0至米。主要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和其他蜥蜴。它们没有牙齿,会把猎物整个吐下去。雄性繁殖季节变得具有领地意识。
02
水巨蜥
水巨蜥为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两栖类爬行动物,别名五爪金龙、水蛤蚧,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巨蜥最大的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30千克,全身密布细小鳞片,头窄长,吻较长,尾侧扁如带,四肢粗壮,背面为黑色,夹杂着黄色斑纹,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全世界较大的蜥蜴类之一。主要以鱼、蛙、虾、鼠和其他爬行动物等为食,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偶尔也吃动物尸体,偶尔还会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
水巨蜥幼体有鲜亮的斑纹,并且大多数时间栖息于树上。水巨蜥比大多数其他巨蜥体温低,小环境使得它们能保持相对恒温。它们的代谢也比其他巨蜥慢,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躺在水岸附近并且在清晨活动。晚上躲藏在树洞、洞穴或厚植被中。水巨蜥的洞穴到处可见,不同地方的水巨蜥有不同的活动习惯。
成年水巨蜥一般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红树林、沼泽、山区的溪流附近,常到水中游泳,亦能攀附矮树。以小型哺乳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鱼类、蛙类和腐尸为食,性情凶猛好斗。6~7月份产卵15~30枚于岸边洞穴或树洞中。
虽然水巨蜥的体型长达2米,但它对人类——尤其是孩子特别温顺,完全没有任何攻击性。全世界至今尚无一例水巨蜥(包括野生的和家养宠物)的伤人记录。
除了温顺,水巨蜥还有另一个很独特的特征——就是干净。多数巨蜥身上带有大量的细菌,但水巨蜥却没有,所以它非常的干净。而且在所有蜥蜴中,水巨蜥身上的细菌是最少的,身上的的细菌数量仅为30个/平方厘米。水巨蜥只带有极少量的细菌,所以孩子和它亲密接触时,完全不用担心卫生的问题。
03
变色龙
避役(学名:Chamaeleonidae)(英语:chameleon)俗称变色龙,蜥蜴亚目(Sauria)避役科(Chamaeleontidae)爬行类,产于东半球,主要树栖。特征为体色能变化。每2~3趾并合为二组对趾、端生牙,舌细长可伸展。鬣蜥科(Iguanidae)的安乐蜥(anole)产于西半球,亦称为假避役。真避役有两属︰Brookesia属(19种),避役属(Chamaeleo,70种)。其中约有一半的种仅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其他大部分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种分布在亚洲西部;1种在印度南方和斯里兰卡;另一种(普通避役〔Chamaeleochamaeleon〕)分布在近东向西穿过北非达西班牙南部一带。马达加斯加东北部哈拉岛的热带雨林里的变色龙从鼻尖到尾部总长29毫米,成年后的躯干长度仅有指甲盖大小,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小的变色龙。
最近研究发现,变色龙不是靠色素细胞变色,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当变色龙心情平静,反射短波长光线,折射出蓝光;当其兴奋,反射长波长光线,折射光线呈黄色或其他颜色。同时,变色龙变色可传递信息:如变色龙示威时,体色会呈明亮色;当变色龙欲发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很暗。
变色龙的行动十分迟缓,人们用树懒来比喻它那漫不经心的样子。变色龙是主要栖息于树木的爬行动物,除了产卵和求爱外,很少光顾陆地。它们偶尔在陆地上爬行时,爪尖着地,前后脚呈八字型扁平,向外撤开,显然变色龙这种能有效地适应在树上和草丛中爬行的步态,在陆地上不仅无法隐藏自己,反而招人注意,变色龙即使在惊慌逃跑之际,其速度也不超过每分钟6米。
变色龙身怀绝技,变色、动眼和吐舌是它经常表演的3套绝活。变色龙长着两只藤壶型的眼睛,左右眼球会分别转动°。当它左眼瞄准前方时,右眼却在注视身后,左顾右盼,环视八方,动眼自如。变色龙的舌头极长,平时如钟表发条那样盘卷在嘴里。当它发现猎物时,便突然伸直长舌,从口中射出,以舌捕食,如探囊取物。变色龙最拿手的绝活儿就是变色。它皮肤的基本颜色是绿色,但它可以随时变出深绿、浅绿、紫、蓝、褐色等,甚至可以变出各色相间“花里胡哨”的花纹色。
04
孟加拉巨蜥
孟加拉巨蜥(学名:Varanusbengalensis)有3个亚种。体大,头长,吻长;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裸露;舌细长,先端深分叉,可缩入基部舌鞘内;有基部较宽的大型侧生齿;颞弓完整,眶后弓不完全。头顶无对称大鳞;背鳞粒状、圆形或卵圆形;腹鳞四边形,排成横行;鳞下承以真皮骨板。尾长,但不易断;有肛前孔。四肢强壮。
孟加拉巨蜥身上带有黄色斑点,脑袋呈三角形,身长90多厘米,仅尾部就有50厘米长。已达到10.2千克,在野生环境中,雄性普遍比雌性超重42%以上。鼻孔呈裂目状,位于眼睛至吻部间之中央。可依体色及鳞片外形等特征,西部亚种及东部亚种有所区别。成年孟加拉巨蜥一般都是灰色或灰绿色,从下巴至腹尾部有灰黑色的斑纹,这些标记通常中,西部地区的深暗些,东部地区的浅轻。这些腹侧标记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颜色就变得较深。在野生环境中,录得最重的雄性孟加拉巨蜥是7.18千克的重量。
05
钝尾(吉拉)毒蜥
吉拉毒蜥全长一般为38-58厘米,行动缓慢,尾巴很短,是储存脂肪的器官。身体由细小及不重叠的鳞片覆盖,底部有皮内成骨。体色斑斓呈深色,有黄色、粉红色、浅红或黑色的斑纹,在野外常爬到树上捕食幼鸟或鸟蛋。是北美地区最有名的蜥蜴。分布在美国西部和南部各州,以莫哈维沙漠及索若拉沙漠为中心,延伸进入墨西哥南部索诺拉州。
吉拉毒蜥全长一般38-58厘米,体型很大及粗壮,行动缓慢,尾巴很短,是储存脂肪的器官。身体由细小及不重叠的鳞片覆盖,底部有皮内成骨。体色斑斓呈深色,有黄色、粉红色、浅红或黑色的斑纹,是北美地区最有名的蜥蜴。吉拉毒蜥有毒,毒器位于下颔。牙齿非常锋利,每只都有四分之一英寸长。整个身躯就像一只大个头的壁虎,尾部短粗,舌头粉红色,并在中间开叉。身体黄褐色,杂有黑色斑点或斑纹。头部较大,前端为黑色,后部黄色,杂有一些黑色斑点。身体臃肿,体态笨拙,但在被捕捉后能调过头咬人,非常灵活。
想更多的了解这些神秘的动物吗?
那就来德州动植物园吧!
德州动植物园欢迎您
编辑:小刘
德州动物园有限公司市场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