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空间站 >> 空间站观测记录 >> 正文 >> 正文

诊断性研究正确设计方法

来源:空间站 时间:2017-12-20
导语:梅斯医学将于12月23-24在上海(梅斯本部)举办第八届“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欢迎报名!来源:梅斯医学

临床科研是临床医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题方案设计”是所有做临床研究、希望发表高影响因子SCI论文必需掌握的科研基本功,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设计临床研究方案的干货!

疾病的正确诊断,对于临床医师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新的诊断方法不断见诸于医学期刊的报道.但在临床实际工作,并不是每一种新的诊断方法都比常规方法好.有的新的诊断方法在临床经过一段时间应用以后甚至被淘汰.任何一种诊断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临床医师要对与日俱增的医学文献和临床上层出不穷的新的诊断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就必须掌握诊断试验的正确设计原则和评判标准.这对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都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临床研究类型中典型的研究类型-诊断性研究

诊断性研究的正确设计方法

要评价、研究某种新的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时,首先就要选择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金标准(goldstandard)是指在当时现有的条件下,对某种疾病公认的可靠的权威的诊断方法.临床常用的金标准包括病理学检查(包括各种活检和尸检)、外科手术所见、特殊的影象学检查以及长期的随访患者在临床上获得的肯定结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的公认的诊断标准.如对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是冠脉造影(CAG);诊断肾炎的金标准是肾脏活组织检查;诊断胆结石的金标准是手术所见;一般诊断肿瘤的金标准是病理活检;诊断心肌病的金标准是心内膜下活检.由于金标准是评价新的诊断方法的对照物,所以,金标准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选择的金标准“含金量”不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结果会导致与客观事实相悖的结论,即新的诊断方法对该病越有诊断价值,评价的结果却是越差.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获得金标准有时并不容易.许多疾病的金标准都比较复杂,费用较高,或因有一定危险性而患者难以接受.如诊断铁缺乏的金标准是组织储存铁的缺乏,应当作肝穿剌或骨髓活检铁染色检查,显示储存铁缺乏或消失,以此作为缺铁的金标准,这种方法用于某些贫血患者有时是难以推行的.因此,不少临床医师采用铁剂治疗反应来作为金标准.对于诊断性研究来说,正确的、完整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对临床上高度怀疑某病的患者,用待评价的新方法和金标准进行同步的盲法比较.注意,这里的病例不应该是从人群中随机选择的,也不是从门诊患者中随机选择的,而是经过临床初步判断,高度怀疑为某病的患者,更不是学生、军人、体检者等特殊人群.当然,如果临床高度怀疑为某病的患者已经很多,也可以从这些患者中随机抽样来进行研究.诊断性研究要求新诊断方法与金标准同时进行,主要是为了避免不同的环境因素对评价工作的干扰;实行盲法,是为了减少医师的主观偏倚.诊断性研究的病例选择,应该包括各种类型的病例,如不同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病期等,还应包括临床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的其他疾病患者.所选择的病例经金标准确定,有病的病例为病例组,无病的病例为对照组.这里的对照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统计学上所讲的对照.有些临床医师容易将这里的对照误解为正常对照,即选择正常体检者、军人、学生等正常人做对照,从而违背诊断性研究的最初目的。

下面小编还会继续带来更多的干货哦!

为了满足临床医生希望做高质量科研的这一需求,为此梅斯医学将于12月23-24在上海(梅斯本部)举办第八届“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希望通过系统授课和实例示范,“手把手”地开展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解决临床研究创新性提炼、研究设计、临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临床研究问题的发现、创新性问题的提出,以及临床研究规范解读等一些列实际问题。

培训课程:

时间课程内容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