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胆结石治疗 >> 胆结石的手术治疗 >> 正文 >> 正文

针灸医案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

来源:胆结石治疗 时间:2017-12-14

常见病的一针疗法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钝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可伴有恶心腹胀、嗳气等症状。

胆石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一般认为胆汁郁积、胆道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引起。胆绞痛尤其在饮食后或吃油腻食物后容易发作。或蛔虫钻人胆管造成胆绞痛,亦称胆道蛔虫症。

迎香穴治疗胆绞痛

张XX,男,44岁。年冬诉右上腹剧痛,钻项样痛,呕吐蛔出1次,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检查:急性痛苦面容,自汗,面色苍白,右上腹拒按。诊断: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按:针刺治疗胆绞痛有下列优点:1.操作简便,易于掌握;2.安全有效,无副作用;3.治疗费用低;4.对某些急腹症的鉴别有帮助,特别是胆囊炎与急性盲肠后位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右侧肾盂炎、急性膈胸膜炎、

(吉医院刘兴久)

足三里穴治疗胆道蛔虫症

贾X,女,28岁,工人。年12月5日来我院外科门诊就诊,当时病人因上腹顶绞痛呻吟不止,自述上腹部顶绞痛发作伴恶心、呕吐5天,虽经止痛及消炎治疗均不见好转。当时查体剑突下有明显压痛,诊断为胆道蛔虫症,用5mL注射器抽取阿托品注射液0.5毫克~1毫克及安痛定注射液2CC混合在一起(小儿用量酌减)。穴位消毒后,首先注射一侧足三里穴,当进针后找到有明显麻胀感时,抽无回血,采用強刺激,快速注入药剂半量。之后将剩余药剂半量同法注入对侧的太冲穴内。

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痉止痛药物有阿托品、杜冷丁等。阿托品肌肉注射后止痛作用较缓慢,且效果欠佳;杜冷丁虽止痛效果较好,但短期内不宜反复使用,特别是胆绞痛使用杜冷丁应更为慎重,

(大连医学院附属一院外科孙忠义)

退蛔穴治胆道蛔虫症

秦X,女,19岁,已婚,孕6月。因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4天,发热1天于年元月9日人院。病中吐出蛔虫3条,经当地中西药治疗无效而转来我院。

至此病人腹痛缓解,安然人睡,当夜疼痛发作3次,但程度明显减轻,仍有1次注射了阿托品,余2次均自行缓解,翌日未再发腹痛,且开始进食稀饭,这是生病8天来首次开始进食,此时体温已开始下降,第三天降至正常,第四天痊愈出院,妊娠正常。以后常服驱虫药,随后多次未发。

治疗方法:从鸠尾起,向右沿肋软骨边缘终止于第十肋骨端。根据病人身体大小,距鸠尾约2厘米处,沿肋软骨边缘,每隔1.5厘米到2厘米依次排列进针,连取4~6针以此进针部位,总称为“退蛔穴”。

方法:用3寸亳针,按照上述部位,从左向右依次排列进针,并采用强刺激手法,以75度角向肝内缘方向捻转刺入,其深度以2寸半左右为宜,留针时间20分钟,中间可捻转1次。

注意事项;1.要患者消除顾虑,舒适平卧,2.施术时应严密消毒,进针部位和针其用75%酒精消毒,防止针后感染。3.施术时应1次进针,勿过度提插,以免损伤内脏组织,从而造成不良后果。4.一般经1次施术即愈,个别患者需针第二次,如不效者应早做手术为妥。

按:

1.针刺退蛔穴,确有“驱退蛔虫”的作用,若技术掌握得当,对治疗胆道蛔虫症具有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其机理可能是解除胆道痉挛,增强胆管和胆囊的运动,加速胆汁的排出,从而获迫使蛔虫退出胆道之效。针刺后,病人热度迅速下降,说明针刺该穴尚有消炎作用,此亦与胆道运动增强,胆汁排出加速有关。

2.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刺要有足够的深度和一定的刺激强度,一般说来,腹壁脂肪较厚者须针2.5~3寸,腹壁脂肪薄者须针2~2.5寸。由于此处在肝脏和胆囊的重要部位,针刺不宜过强;,即不宜过度提插和大幅度捻转,针刺时须要特别仔细,以防发生意外。肝脏和胆囊肿大者不要针刺。另外,针刺须有一定的留针时间,对小孩可用速刺法,不捻转,不留针,且深度要浅,约1寸左右即可。

3.针刺退蛔穴是把蛔虫从胆道驱退到肠道,须及时服用驱虫剂,以便彻底治愈本病。

针灸推拿专业培训:

董氏奇穴、贺氏针灸三通法、放血疗法、平衡针灸、新一针、腹针、夏氏脐针、飞虎闪电针、浮针、毫刃针、特效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手足针;

达摩正骨、新医正骨、零力度正骨、扪筋切骨、华人一手、龙氏正骨、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李林点穴;

中医脉诊、膏药制作、小儿推拿、宗筋疗法、徒手整形、点穴减肥、埋线减肥等培训班!

赞赏

长按







































白殿风治疗费用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