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空间站 >> 空间站形态 >> 正文 >> 正文

趣读丨屎尿做食物你敢尝尝吗

来源:空间站 时间:2023/12/4
聚焦信息技术领域为产业发声导读众所周知,对于长期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来说,食物供应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如果在宇宙飞船上自己种的话,则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水,而能源和水在太空中与食物一样稀缺,而从地球上携带大量的食物则会占据空间,同时还会增加飞船的重量从而消耗更多燃料。因此,如何发明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航天员饮食问题,成了目前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航天食物的标准太空食品的包装都有一定的标准:基本的是要求食物要能够保存下来,另外体积要小而轻、食用方便、不能散落,以防止在太空中飘浮,并且每种食品必须包含特定的准备指令和条形码,以便跟踪每个宇航员的饮食状况。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食品占飞船空间大小以及对飞船载重的影响。飞船载重越重就要求更多的原料,所以减轻载重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渠道。在包装的方便简明实用方面,前苏联做得不错。他们用罐子来储存食物,同时借助罐子来加热。很大程度上为宇航员的饮食提供了方便。航天食品的制作要求营养搭配平衡,可口爽口,易于消化。同时食品制作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失重环境,要轻,密封要严,能够快速食用,食用后便于打扫。尽最大努力为宇航员腾出更大、更舒适的生活空间。传统的航天食物单产不高藜麦在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藜麦这种古老的粮食几乎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淘汰,在美国航天局(NASA)挑选“宇航作物”的时候因为“营养全面”的特质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藜麦为何是长远太空旅程的理想食品?考虑到太空中没有冰箱或冷藏箱,食品必须保持在特定的温度下,同时要考虑到高压及无重力的情况。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在无制冷链—即在室温条件下—和不含防腐剂的情况下,食品必须在18-24个月内保持食用。食品的盒装方式也非常重要,因为通常要选用规格为30x20厘米而非更大、更重的盒子。藜麦因其质地、重量和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除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顽强的生长能力。不过,藜麦的单产依然不算高。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要养活几位宇航员,需要的种植空间也还是相当大的。开源节流,提高食物的利用效率,依然还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另辟蹊径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航天局(NASA)想了一个让航天员自产自销的好办法,并斥资20万美金支持这一项目。自产自销,说白了,是粪便的废物利用,将屎再次变为再生食物……是的你没听错!这项研究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ChristopherHouse搞的,发表在年11月出版的《空间研究中的生命科学》(LifeSciencesinSpaceResearch)杂志上。他设计的反应器是一个设计紧凑的封闭圆筒。把人体废物装进其中,在无氧条件下用特定的微生物发酵,把人体屎尿转化成了高蛋白高脂肪的物质,可以直接用于制作食物。据科学家所言,不论是屎还是食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最基本的碳氢氧氮磷等元素组成的,而就是这个共同点,让这个匪夷所思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ChristopherHouse教授表示:“我们设想和实验了这样一个方案,即用厌氧消化的方法处理航天员的排泄物,从而制造一种可食用的生物团。”厌氧消化,其实就是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分解物质的过程,这是一种分解可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效途径,在地球上,我们也常用这一方法处理废水,进行垃圾的降解和循环利用。ChristopherHouse教授进一步解释道:“人类排泄物厌氧消化过程会生成甲烷,然后,我们用这种气体制造出另一种微生物,它被称为荚膜甲基球菌。这种微生物目前被用作动物饲料,它含有52%的蛋白质和36%的脂肪,因此,它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一种食物来源。”而整套工序,用正常人能听懂的话说就是:先把便便分解,提取其中的营养物,再将营养物转化为一种像蔬菜泥一样的东西。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概念模型,实验中用的也只是人体废物的模拟物。这项研究的价值意义在于展示了一种可能:这个生物反应其可以作为“航天器中种植食物”的一个补充,把屎尿直接转化成食物,从而增加营养物质与水循环的效率。如果这项黑科技民用的话,你敢尝尝吗?声明: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网络黄河连线系太原九州连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本平台法律顾问为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九州连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yzl/8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