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城院年城市艺术设计的考题名为《失重的水》,不少考生在拿到这道设计考题后先是一脸懵逼,然后就是在脑海中极力回想,失重的水是什么形态。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没有机会看见水的这一形态,但是从一些影视剧或者太空站发回的视频中偶有所见。
其实这道题可以说也是近年央美设计喜考察的题型之一,虽说乍看好似题目有够刁钻稀奇,但是仔细思考,近年设计走科技感、生态保护方面的课题也非常多,就“失重”的水这一特别的形态,我们在考虑画面设计时可以朝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01物体的状态以及外形
题目给出的要求是失重,那么既然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应该考虑水在失重时形状和状态的变换,从正常的流动状态变为固化的状态,水的形状也接近于圆形或者椭圆形了。
如果脑海中对于水失重的状态和外形还是无法准确把控,这时我们可以参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转换思维。比如:吹出的泡泡、透明的玻璃球、细胞等等,如果使用常见的物体来参考形态,那么更容易在陌生的考题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画面,而且物体的形状状态也会更为准确。
我们要学会将陌生考题进行知识迁移:在拿到陌生、没有尝试过的考题,不妨将物体迁移到熟悉的静物上,再充分发挥我们的解读与思考融入画面,那么哪怕是没有画过的物体,我们也不会惧怕。
02完整情景画面,提前准备素材
不少同学在考前都会准备许多素材、画面元素,
通过前面对考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在画面中融入合理的元素,让画面更加丰满。这时考察的是我们的构图和形式感,这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积累的基础、基本功!
我们除了保证基础的画面元素以外,更应该思考贴合题目要求的元素,如何让画面合理充分又丰富,以“失重”的水这特别的形态为例,我们可以向太空感、科技感等方面去考虑,相信不少的考生也有准备过科技感类似的考题,这时保证画面整体的氛围感即可。
其实除了城院今年的考题可以如此分析,参考其他专业的考题也可以从这个方向去分析考题,先思考题目要求,仔细一点一点的分解考题要求,然后找到我们熟悉的物体进行知识点的迁移、画面的再构,再加之在日常训练准备的素材画面,那么面对任何画面我们都会手到擒来~
中央美术学院年
本科招生考试(初试)试题(一)
专业:艺术设计
科目:综合设计基础
题目:气候时钟
全球气候治理是人类面临的急迫课题。
“柏林全球公共与气候变化研究所”曾组织过艺术家、科学家、社会运动参与者共同创作“气候时钟”。“气候时钟”以全球碳排放的速度,显示出人类避免气候灾难的时间所剩多少。有资料表明,我们仅能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5C以内的温度,才有机会避免灾难发生,否则地球将有可能出现只在电影里看到的饥荒、干旱、洪水、冲突等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值得提醒人类,该正视挽救地球、避免灾难的问题了。
年联合国提出的“均温”报告曾警告:倘若全球变暖以当前的速度持续,地球均温恐于年至年间上升摄氏1.5度。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也警告:地球再过五十年将出现“近乎不适宜居住”的高温天气。
众多报告数据一一摊在世人眼前,无疑提示:人类未来的命运取决于地球的环境,地球的未来,就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为了地球家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或许,地球不奢求人类立即改变所有生活习惯,但只要积极地改善,每天做一点,它就会很欣慰。
要求:
请你根据对于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危机的理解,就“气候时钟”这一概念进行再设计,并在卷面上作出字以内的文字阐释。
专业:城市艺术设计
科目:手绘表达
题目:失重的水
北京时间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做了“太空中的水膜试验”和“水球演示”等几个与失重状态下的水相关的实验……
由此我们知道,失重状态下的水有如下的特征:
1.水在失重状态下,如果不受外力,最终会呈现球形。失重中的水分子完全平均分配充斥在水球内,内部各个水分子的受力一样,聚成一团,不会成分子状态散开;加上水的表面张力,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一团。
2.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对它吹气或用拍子击打,其形状即发生改变;但由于失重让液体的表面张力特性突显,水会呈现一种“粘稠的透明物体”的性状。
3.由于没有重力,水球内部压强处处相等,所以液体中的浮力基本消失。
4.由重力引起的流体自然对流现象基本消失,水不再“向低处流动”。
要求:
1.以“失重的水”作为画面主体进行表达,可以加入若干件其他物品或必要的场景。
2.画面必须为单色效果,工具不限。
3.画面中不得出现文字。
专业:艺术学理论
科目:专业基础
题目:策展实践
数字时代的艺术管理已经进入到了虚拟美术馆、虚拟展览展示的新阶段。年2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研室给你发出策展邀请,请你结合中学阶段美术教材中的相关作品,提交一份策展方案。
策展方案包括:
1.展览名称(要求简洁明了,可以有副标题);
2.展览前言(要求字数在字以内);
3.展览作品清单(要求不少于10件作品,提供作品具体信息);
4.展览形象设计(手绘展览海报设计草图);
5.展览推广(撰写展览新闻稿,字数不少于字)。
科目:综合素质考核
题目:线上讲座
结合《专业基础》的考题,做一次针对在校学生的展览线上讲座。
1.讲座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在讲述中不能透露考生本人的任何人信息。中央美术学院年
本科招生考试(初试)试题(二)
专业:中国画
科目:专业创作
题目:穿行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穿行于不同的时空,际遇不同的人物与场景。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敏感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
要求:
画面不少于三个人物。
素描和创作(工笔、写意不限)可以分别为两个构图,也可以采用同一构图。
画面上不得出现文字。
专业:书法学
科目:书法创作1
题目: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要求:
1.考题内容用行草体书写,尽量使用繁体字,不能落款。
2.考卷竖用,考生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myz/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