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空间站 >> 空间站历史 >> 正文 >> 正文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那么航天员在太空的18

来源:空间站 时间:2024/3/25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http://m.39.net/pf/a_4445284.html

文/依依科普说

你知道吗?我们每天呼吸的次数大约要次,那么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之后也是如此吗?可是太空没有氧气,航天员改如何生存呢?

氧气的重要性

年的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转眼间3位航天员的太空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并与年4月16日返回地面。

不过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太空是一个真空状态的空间,不仅温度不稳定而且也没有氧气,但执行任务的航天员身上并没有背氧气罐。

那么这平均每天次的呼吸,要怎么确保氧气充足呢?众所周知空间站的物资主要依靠天舟飞船运送,比如衣服、食物以及科研仪器等等,当然氧气也是可以从地球运送到空间站的,不过我们并没有这样做。

其一是因为氧气运输需要的空间非常大,运输的成本非常高,其二是因为氧气属于易燃气体,在运输过程中不安全,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空间站内的氧气并非是地面运送的,而是由空间站的循环系统制造出来的,而制造氧气的方式主要是电解水生成。

据统计,一位航天员一天大约需要消耗升氧气,那么三个人一天就是升,而医生水就能电解出省氧气,也就是说一天只需2-3升水,就足以保障3名航天员一天的氧气供应。

而制氧的水一般都是空间站的生活废水以及航天员的尿液,这样被二次利用后,可以大大减轻地面运输的压力。

不过电解水也会产生大量氢气,那不是更加危险吗?空间站又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空间站的高效率循环利用有多牛?

身为“学霸”的你一定知道,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除了会生成氧气以外还有大量氢气,可氢气也是一种易燃气体,它要怎么处理呢?

可能你会说,没用自然就“丢掉”呗,其实不然,这大量的氢气会成为另外一个循环部分,因为人吸入氧气之后,会呼出二氧化碳。

在密闭的空间站里,二氧化碳会被系统进行收集,然后让其与氢气进行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生成甲烷和水。

没错,是水,它可是空间站的稀缺资源,尽管航天员在入驻之前,护院飞船已经运送了大批的水上去,但它没办法一次将半年用的水送上去。

而生成的另外一部分甲烷,对于航天员来说是废气,并且也是一种易燃气体,所以最后会被直接排放到太空中。

另外,空间站还配备了水循环系统,它能收集航天员的尿液、汗液,以及平时洗脸洗澡时所使用的水,这些水之后会通过多次的蒸馏、分离、过滤等一系列净化处理,然后再供给航天员们使用。

当然单凭空间站的循环系统,自然不可能充足提供3名航天员的使用,所以地面还是会使用天舟系列飞船向空间站进行水源的运输。

一般情况下,每20升水会被包装秤一个小水包,这些水包可以满足航天员的需求,这些水会直接进入空间站内的水循环系统内,在这里所有的液体都会被收集再利用。

那么问题来了,空间站里的水如此稀缺,航天员们的天里难道不刷牙不洗脸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航天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期间,不能洗脸刷牙?

相信大家当时在看到神十三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画面是,一下子就被王亚平的“冲天辫”吸引了,这时髦的发型真是又美又飒。

不过也有网友经常会问,太空中的水源如此紧缺,航天员们要如何“清洁自己”呢?尤其是像王亚平这样的长发。

确实,水在太空是非常宝贵的,以国际空间站为例,为了从地球运送20吨物资到国际空间站,NASA花费了至少16亿美元,平均下来一公斤就要8万美元,这就好比一瓶农夫山泉卖出了25万人民币的价格。

可即便如此,航天员日常的卫生洗漱也得保证,只不过方式跟地面差别非常大,比如洗脸,只能用湿纸巾擦拭。

因为太空时失重状态,水在空间站也会处于漂浮状态,稍有不慎水滴会造成舱内设备的短路甚至进入设备内部发生腐蚀。

其次,太空中的刷牙也十分“另类”,他们会将牙膏直接挤进嘴里,然后用特质的牙刷进行清洁,结束后直接将牙膏喝水吞进肚子,你没听错,航天员要在太空“吃”天的牙膏,想想真是酸爽。

而前面提到的洗头发,我们的天和核心舱设计师也做了贴心的设计,虽然不能像地面一样清洗,但至少能洗澡洗头就已经很不错了。

神舟十三号长达天的太空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时间最久的一次,并且他们的返回,将会采用之前从未实行过的“快速返回技术”,最后致敬英雄的凯旋。

#欢迎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myz/8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