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之后,4月16日9时56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以快速返回模式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随着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神舟十三号已圆满完成本次飞行任务预定的各项要求。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收官,在接下来的八个月中,中国空间站工程将“马力全开”进入全面组装建造阶段。体验“快速回家”,航天员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在与组合体分离之后,绕飞地球5圈就返回地面,返回过程仅耗时7个多小时。这也是神舟系列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将航天员送回地面。而经历了这种“快速回家模式”的3名航天员目前状态如何呢?快速返回模式相比以往的返回模式,在技术和程序上有什么特殊之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立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绕行5圈快速返回模式,并不会对载人飞船的软硬件进行针对性改进,也不涉及载人飞船返回程序的调整,神舟十三号返回过程仍要经历分离撤离、制动离轨、惯性滑行、再入大气层和开伞、反推、落地的着陆阶段。主要的挑战还在于5圈的返回模式会要求飞行控制的节奏更加紧凑,“比如原来我们在飞船和组合体分离后执行的任务,现在要放在分离前完成,再比如以前我们需要绕飞两圈完成的任务,现在在一圈内就要完成,我们将串行依次执行的任务改成了并行同步执行,这样就可以将此前绕行18圈的规定任务压缩到5圈内完成,这些都要求任务之间的前后衔接非常紧密”。参与神舟十三号返回段测控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工程师乔培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返回时间压缩,更加密集的发令需求,对该中心所属地面测控设备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返回舱再入过程姿态多变,捕获跟踪是否及时关乎任务成败。为了提高测控可靠性,此次任务新增一颗中继卫星和一套地面雷达参试,数据源更加丰富,冗余性更强,从而确保再入跟踪捕得上、测得准。在谈到这次创新的初衷时,邵立民表示,此前设计的返回时长在一天左右,这项指标虽然符合要求,但一天的飞行时间还是比较长,特别是此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中,3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已经驻留6个月,从较为宽敞的空间站转移到空间狭小的载人飞船,而且还要飞行一天,3名航天员的舒适度肯定比较差,“技术进步没有止境,我们想让3名航天员在返回舱中待的时间尽量短一些”。目前三位航天员的状态如何是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myz/8491.html
上一篇文章: 神十四航天员乘组将于10月12日进行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