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号返回这么久,为了一点消息都没?什么情况?三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在干什么?
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执行任务之中,也完成了重要的任务,并且还完成了首次出舱任务。
下面就详细来看看,我国航天员乘组到底是在做什么,又带来了什么成就,先说神舟十七号的情况。
神十七乘组返回后,为何没一点消息?没错,自从神舟十七号返回地球之后,已经有1个多月没有消息了,可以说完全一点消息都没,这让很多人都比较懵,这是什么情况?
三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返回之后,在干什么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我国三位航天员由于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间较长,在返回地球之后,需要进行身体恢复。
所以,在返回之后,还没有任何的消息,这说明他们在全面的恢复之中,按照恢复身体的要求来看,三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5到6个月的航天员的恢复,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隔离恢复期,到4周,主要是促进航天员生理功能的基本恢复
第二阶段是疗养恢复,4到5周,主要是促进航天员身心的全面恢复
第三个阶段,为期到4个月,就是让航天员逐步进入各种任务训练阶段
最后再后恢复半年,有一个全面综合的检查和评估,确定航天员最后要转入任务训练阶段。
在进行全面恢复之后,我国就会举行三位航天员的见面会,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三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的具体情况。
所以,没有消息,说明还在恢复之中。不过,由于每一个乘组存在差异化,那么恢复的时间周期可能不一样,比如: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仅仅在返回57天后就与大家见面了。
所以,情况不一样,那么恢复的情况差异化也存在,但是一旦完成了整个恢复周期之后,我国就会安排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当然,在这里可能很多人说,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回来之后,为什么很快就活蹦乱跳的?
其实这里面存在一定的误解,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点就是在太空之中所呆的时间,时间越长,那对身体的改变就越大,你说在太空之中几天,那很快就改变过来了,这完全不一样。
国际航天员在执行长久任务之下,也没有看到所谓的直接大家说得活蹦乱跳吧?也是与我国执行半年的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一样的状态。
所以,不要用特殊的例子来衡量,这里给大家对比了一下,看看就行。
这里也期待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早点与大家见面,让大家看到航天员面貌。
这不,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消息之下,我国神舟十八号又新消息了。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已首次出舱,圆满完成指定任务首先看一下,我国神舟十八号完成了哪些任务了,毕竟已经在太空执行1个多月任务。
的确,虽然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轨生活1个多月了,但是已经给大家带来的成果也不少了,一边适应太空微重力环境,一边迅速投入在轨各项工作中,那到底完成了什么任务呢?我就简单说明一下:
首先三位航天员已经利用生命生态实验柜开展的,空间先进水生生保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验项目进展顺利,对4条斑马鱼的实验成果已经非常突出了。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斑马鱼在微重力下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行为异常现象,并且及时存储了数据。
同时,还进行了燃烧电磁阀转接线缆安装任务,并且也完成了,通过安装转接线缆,可以远程操控电磁阀的开关,从而精确控制实验过程中的燃料流。
还有样品更换、轴心机构维护等工作。
所以,执行任务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给大家带来的航天成果还是不少,而这一次又完成了首次出舱任务,那又是该乘组上的历史性一幕。
按照披露的情况来看,这一次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了对空间站组合的一个升级,主要就是安全防护的升级。
此前由于中国空间站多次被撞击,虽然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也是先后两次出舱完成了太阳翼修复,但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讲,我国需要避免该问题的再次出现。
所以,神舟十八号增强其空间站的安全,这样完美地执行了该任务,也是令人比较高兴的。
该任务执行前,其实我国也说明过,那就是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期间,将实施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次出舱活动。
在空间站已有的空间碎片防护措施基础上,航天员乘组将通过出舱活动,对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碎片防护加固装置,视情开展舱外巡检,进一步保障空间站安全。
所以,这是比较关键性的任务,这一次成功,那肯定是好事情,安全防护提升了,那也不用担心该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按照说明情况来看,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
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那后面还可能遇到吗?对于中国空间站被撞击的问题,其实该问题是无法避免,只能够从自身的安全防护上进行提升,这是因为太空垃圾多不胜数,而且人类对太空的航天器发射,也在不断增强之中。
那很显然,只要航天发射不断,产生太空垃圾的概率也就更大了,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用惊讶。
而且除了中国空间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国际空间站也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核心舱位段,返回的飞船等等都遭遇过撞击。所以,这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人类在没有办法进行太空微粒的处理之前,那只有提升自身防御,提升预警系统,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我相信我国这一次提升了安全防护措施,那问题应该也不大了。
本身我国空间站建设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这一次也是加强一下,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