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空间站 >> 空间站产生原理 >> 正文 >> 正文

科幻小说集造访星辰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

来源:空间站 时间:2024/10/7

极目新闻记者徐颖

通讯员李玲慧

江波、宝树、万象峰年等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立足于中国航天开拓性的科技成果,如核心舱、实验舱、太空望远镜等,畅想中国人以中国空间站为起点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宏伟蓝图,将最前沿的航空知识与最绚烂诗意的东方想象完美融合,并结集成《造访星辰: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一书,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

以中国空间站为创作背景,前沿科技与本土科幻“携手共进”

本书源起于年“科幻作家走进中国空间站”活动。年5月22日,恰逢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一批优秀科幻作家共同走进中科院参观交流。

“科幻作家走进中国空间站”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最富想象力的科幻创作者有机会感受航天技术及空间应用的最前沿,也启发了他们的科幻创作。有的作家基于现实的前沿技术,将目光投向深空探索时代,并想象与之相关的种种可能。比如根据太空制造技术,想象未来太空工厂的运作方式;根据空间站大数据的利用和处理技术,畅想未来航天器的远程操作和控制。有的作家则从技术与人类的关系为出发点,将想象的着力点放在深空探索时代的人类身上。他们不仅想象着未来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图景,还深入探讨了与地球截然不同的太空,会对身处其间人类产生哪些影响。

“脑洞大开”的科幻畅想,书写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想象和不懈追求

除了立足于中国航天开拓性的科技成果的“硬核”书写之外,11位作者还贡献了众多“脑洞大开”的科幻畅想。

在《火锅诞生记》中,作者凌晨把目光放在了“空间站驻留人员如何吃火锅”这一问题上,并最终通过小说人物之手巧妙解决,使太空站生活更“接地气”;吕默默在《言语》中,直白呈现了长期驻留太空可能会对人类语言造成的影响,并由此展开,探讨关于“自我”的深刻命题;赵垒和宝树分别在《外来者》和《我们的火星人》中,设定了智慧生命的其他存在方式,在两篇小说中,智慧生命的形式并不相同,但都对与之互动的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9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