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1月30日消息,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首以盼的神舟十四号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六名航天员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合影。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据了解,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胜利会师后,还将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这种在轨交接也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将更加高效可靠。
对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高级工程师肖莉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轨交接模式的优势明显。例如两个乘组在轨交接期间,能对空间站的状态和正在进行的空间实验等持续性工作,以及空间站上在轨物资的管理、存放等事宜,进行面对面地交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持续性和效率。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6舱段“T”字组合体结构的独特造型也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
此外,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一定会越走越远,目前我国也在研制新型载人火箭和载人飞船,在可重复使用、低成本、提升性能和能力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研制工作。明后年我国还将发射巡天光学望远镜,这是一个可以自主飞行的天文届翘首期盼的设备,性能先进,同时它还可以停靠到空间站上进行模块升级,或者推进剂的补加和维修维护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