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员王亚平接受海峡之声专访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龚天宁杨娜鞠先鹤)“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当然希望能够在空间站里面,再上一堂太空课,而且到时候,我还希望不仅仅是和我们中国的学生们,还能够和全世界的学生们能互动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王亚平接受海峡之声记者专访时,说出了她的“空间站梦想”。空间站任务的新挑战中国空间站构想图图自解放日报按照计划,中国将于年左右建成自己的空间站,随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迫在眉睫,全体航天员争分夺秒备战空间站任务,随时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王亚平告诉记者,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相比之前的“神舟”飞船载人航天任务,未来的空战站任务,对航天员训练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第一个是空间站任务训练的内容更新,比如说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这都是以前没有或者是很少涉及的,我们必须从头学起,必须要精确掌握;第二是空间站任务的难度更大,比如说手控交会对接的训练,就是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要进行货运飞船和空间站之间的对接,对我们平时训练操作的精度和技术要求都会很高,训练的难度也会增加;第三是空间站训练要求更高,因为在空间站驻留的时间很长,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完成工作和实验,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突发处置,必须是要了如指掌、应对自如。另外,也是因为驻留时间长,对航天员本身的要求也会比以前要更高一些,尤其是综合能力素质,比如说对于知识的储备、对体能的储备、对技能的储备、对心理的储备,所有的这些都是比以前的要求更高。”如果重返太空“王老师”最想做什么?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员王亚平因为在“神十”任务中精彩的“太空授课”,王亚平又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王老师”。那么,除了期待在中国空间站再度“太空授课”,“王老师”还有哪些“太空期待”?“现在虽然已经回到了地面的家,但是能够再次飞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梦想”,王亚平说,“其实我一直觉得在太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特别让我值得回忆和留恋的,所以如果有机会再上太空的话,我想我会更加珍惜在太空中的这种体验和生活。当然,我会首先尽我最大努力的去做好我的工作,在工作之余呢,我想我也会更好的去体验一下那种太空的失重,太空这种特殊环境的神奇和美妙,因为那跟地面上是完全不同的那种感觉。”王亚平告诉记者,从太空俯瞰地球,那种体验至今难忘,“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就那种心情——震撼,其实你在太空看地球,你真的感觉它就像你的母亲一样,而且它看上去是极富生命力的,有神秘的表情,变换的色彩。就是让你有一种非常想要去保护她去珍惜她,就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的那种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