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APP;文/唐晔、冯浩
编/者/按“灵蛇绕神杖”,这个发源于古希腊神话的标记,如今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医学及医学界标志,人们称之为“蛇徽”。年正值农历蛇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设立,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现已成为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品牌;从“银蛇”璀璨光环下,走出了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一大批医德高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名医大家。就让我们走近交大医学院“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并以他们为榜样,立“健康中国”之志,书写自己的医路青春!
初识王坚,是年的深秋,医院党委副书记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青联的会长。那一年,他也刚刚入选“上海市卫生局新百人计划”和“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时隔7年,医院胆胰外科再访王坚,他不仅是胆胰外科领域的顶尖高手,更是学科发展的掌舵人——这个科室,是年10医院党委副书记的职位上卸任后一手创建的。
王坚,医学博士,博导,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医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委员会常委、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主任等2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学术职务,任《肝胆胰外科杂志》副主编及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12本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6项,局级课题8项。曾任上海交通大医院党委副书记。获“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生局新百人计划”等称号。
“在生命的禁区挖雷”
高考时,王坚选择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进入PBL试点教育改革班。回忆起大学生活,他自豪地说:“试点班的特色是能够迅速学以致用,学人体解剖时就能去看外科医生开刀。我们这群为了理想而学医的年轻人,都非常用功,梦想有一天白衣飘飘,济世救人。”
大学实习,从诊断到处方、治疗,各方面都让王坚得到了长足的锻炼。但是在消化内科轮转时,面对肝硬化腹水、黄疸病人痛苦与无奈的眼神,让他在毕业选科时,坚定地选了肝胆胰外科,他想用学到的知识去拯救大学实习阶段遇到的那些黄疸患者,因为他无法忘却患者那种无助的眼神。
年,读研究生时,王坚追随中国胆道外科一代宗师施维锦教授,25年过去,他已在胆胰外科领域,秉承恩师教诲,开始实现突破。
最近《医道》节目组录制了一个63岁的病人徐某(化名)。他的病情十分罕见,近十年来由于胆道结石导致反复胆道感染,整个肝脏萎缩,萎缩失去功能的肝脏体积占到了总体积的90%,只剩下肝脏中体积最小、在正常人被认为是无用的尾状叶还在苦苦支撑。这台手术的难点在于,肝门解剖变异和广泛粘连,使得原来不重要的供应尾状叶的血管需要仔细分离保护,如果损伤,残余肝会因为没有血液供应而出现肝功能衰竭,危及病人生命。更有意义的是,这是一场师徒间的接力,既是医术的接力,也是医道的接力——24年前,正是王坚的导师施维锦教授给该患者动了第一次手术。这也是一次手术刀的传递,接过导师无形的“手术刀”,14个小时,病人再次得到了新生。
肝胆胰手术是外科中最难的,而胆道又是难中之难。现在还有很多领域仍需要突破,比如在胆道肿瘤疗效上,如何让病人的生存期超过五年,是王坚一直求索的问题。怀着让胆胰肿瘤患者改善预后的使命,年,王坚赴美国约翰斯·医院肝胆胰外科访学,师从全球著名肝胆胰外科大师Cameron教授;年,他又到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学习了微创技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目前,有一部分手术,他都是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的。
他的办公室门背后挂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秉承精准外科的理念,勇闯生命禁区,重症患者新生,再创仁术济世”,这是两年前一位六十多岁的女病人对他的感谢。这位病人的肝门胆管癌因为手术难度太大,医院拒绝,但是王坚毅然接下了这如同“在生命的禁区挖雷”的手术,花了七八个小时,把肿瘤切干净,病人成功得到救治。医院不想做、不敢做的手术,王坚收治了很多。他沉迷手术,哪怕是这样高难度的手术。一台手术常常要做七八个小时,最多一次长达十八个小时。
“手术刀上有眼睛”,这是病人的评价。在他内心深处,有一股侠情——“要给病人一切机会,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只要阎王爷还没收走,我们就放手一搏。”
近年来,仁济胆胰外科胆胰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大于80%,中晚期胆胰肿瘤生存期明显延长。胆道结石微创手术率达92%以上,重症胆道感染治疗存活率达95%以上。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治疗的死亡率从80%~%下降至20%,上述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精益求精,至善至美
在创建胆胰外科伊始,王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起完整的科室文化。
“我设计科徽,布置病区走廊,改革交班会议、业务学习等,让医生们产生认同感,把做医生从一份单纯职业变作一种沉甸甸的使命。你想,病人赤裸裸躺在手术台上,是性命相托,要对得住这种托付。其实,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和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作为学科领头人,最受考验的是学科规划能力,要能提携下属;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善于管理,要有包容心。”王坚如是说。
开始时,同事们心里还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后来大家都发现,王坚主任,实在是一个令人起敬的完美主义者,医院胆胰外科的愿景:“争创一流的胆胰外科”;核心价值:“仁术、创新、诚信、进取”;服务理念:“精益求精,至善至美”。这些都不是摆摆样子的漂亮话,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仁济胆胰外科主要肝胆胰疾病治疗指标就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医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无论数量与质量都列全市第一,胰腺手术数量全市第四,并且还在继续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攀登肝胆胰外科这座“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近年来,王坚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于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围肝门精准外科技术体系”的理念,这有效攻克了肝门胆管癌、侵犯肝门的胆囊癌和肝内胆管癌等围肝门胆道肿瘤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和并发症率、死亡率高的问题,将死亡率与并发症率分别由10.8%和54.7%降到4.7%和38.1%,手术切除率从50%提高到80.6%。
王坚认为每台手术都是有生命的,手术就是艺术。因此,他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zlf/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