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空间站 >> 空间站观测记录 >> 正文 >> 正文

重型火箭构型仿佛擎天巨柱空间站11

来源:空间站 时间:2023-10-31

昨天,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1∶1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模型、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实物……一批高精尖航天科技展品集中亮相,并通过裸眼3D、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为观众提供现场体验机会。

“天上宫阙”落人间

梦天实验舱近日顺利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在本次航展上,“天上宫阙”落户人间,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按1∶1比例制作的模型向参展观众敞开大门,太阳机翼、中继天线、对接机构、大小机械臂、舱内实验机柜等配套设备一个不少,多种口味的航天食品也进行了展示。观众可以走进“空间站”内部参观,在地面亲身体验我们的太空之家。

嫦娥五号返回舱及其带回的月球“土特产”再次与观众见面,精心设计的月壤展品有了诗意的名字——“海上生明月”“明月照我还”,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月壤,了解“嫦娥石”等最新科研成果,还能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触摸”虚拟月球。我国一系列探月、探火、探日的最新成果,都在国家航天局展厅进行集中展示。

新一代火箭集体亮相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模型在展厅里整齐列队。相比于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同台展出的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体型明显魁梧,最新构型仿佛一座“擎天巨柱”。该箭正处在研制阶段,新构型为单体式,将具备芯一级可重复使用能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35吨,预计年前后完成首飞,将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和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规模和能力。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也备受瞩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介绍,该箭是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全新研制的,具备高可靠、高安全性,可将27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或将7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预计年具备首飞条件。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则在首飞前夕亮相航展,它是目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达1.5吨,具备“一箭20星”的发射能力。

此外,一批技术先进的火箭发动机也来到展厅。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展示了其自主研制的吨大推力发动机,这是世界推力最大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

航天科技走进生活

航天器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展厅中时常能看到,依靠氢能利用、特种材料、载人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方面的人才和技术积累,航天技术已经逐渐惠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空间站在太空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内部的温度恒定,离不开“太空空调”的强大能量。依托航天技术打造的一套中央空调智慧节能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节能约20%。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体系不断优化。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所是我国最早开展液氢研究与应用的单位之一,北京冬奥会手持火炬所使用的世界首套高压储氢方案便是由该所研制。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苏雅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8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