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办法,通过静坐的一级级的阶梯修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长智慧,使身心强健,对人生与宇宙能够正确地认识。
静坐,通过“人体核聚变”,可以大大提高生命的质量。
我们每天都在消耗能量,而现代人的苦恼之一就是精力不济,为什么呢?因为入不敷出。
有人大谈能吃苦,但就是不肯静坐,白白错过了使自己的人生产生升华的机会。
如果想得福气智慧的人,认真修习静坐,久而久之必然智慧朗发,福运当前。
假使学习静坐,精神凝敛,则心境日趋愉快,就足以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最后必然能降服病魔,转弱为强。
静坐使脑神经思维静止,则又是一种最佳的休息。若是能每天练习静坐,就可以更认识自己、更自信。
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对生活会有不可思议的助益。
换句话说,静坐是你与内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终走向完美。
逐渐地,当你更能掌握内在心灵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的开展,渐次绽放光明。
静坐并不只是宗教行为,它是一门有数千年历史以上的心灵科学。对初学者,一百天为期,如果能严格每天定时定量静坐,决无没有收益的道理。
人们不是让自己束缚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可以透过静坐,探索自己内在的无限宝藏,让心灵扩展、包容万物。
儒家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家有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当静坐达到入静状态时,不仅能主观上感受到那些极其舒适的心理效应,身体上也会出现许多客观的变化,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这些客观变化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
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已证实了入静的生理效应,这里作一简介:
神经系统
当练功人进到入静状态时,脑电图发生显著变化,与睡眠安静状态完全不同;大脑皮层主动性抑制增强与扩散,进一步可使感知觉发生改变。
调节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受其支配的内脏功能发生改变,例如泪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
循环系统
在入静状态下,可以见到心率减慢,血压多降低,周身微循环改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发生有益的变化,心电图波幅度增高。实验证明,静坐入静对脑血流量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脑血流不足之增加,偏高之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
对入静状态下意守不同部位的多导血流同步定量观察(包括每搏输出量、脑血流量、上肢和下肢血流量),发现通过意守可直接影响血液循环,完成血流量的再分配。
呼吸系统
入静状态下,呼吸逐渐变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呼吸频率变慢;肺活量增大,使氧气的更新率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气体交换率增加。
消化系统
入静后,胃肠活动增强,胃电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肠鸣作响,排气增多;胆汁分泌活动增强。
内分泌系统
入静状态下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血浆核苷酸水平发生变化,CAMP/CGMP比值趋向正常,为静坐的“平秘阴阳”作用提供了依据;可纠正性激素的异常,为静坐“培精练气”、“培本补肾”作用提供了佐证。
免疫系统
入静后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吞嗜功能增高,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显增高,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能力增强,说明静坐锻炼可提高人体的抗病免疫能力。
此外还发现,入静状态中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氧耗量减少等。
总之,在入静状态下,各系统的指标都相应地出现了有益的改变。锻炼从开始到入静的过程中,首先是从心理调整启动变化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神经系统功能向着同步协调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通过神经及神经内分泌途径作用于全身,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活动向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个从心理到生理,从精神到形体,从局部到全身的变化过程。
静坐:你无法想象的神奇!打坐又称静坐(西方又称冥想),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烦恼,去除主观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修养身心的最佳方法。因为打坐,致心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正如因是子所说:“内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总之,若能如法打坐,每日坚持,精进不懈,小则康强身体,祛病延年;大则开发潜能,弥纶天地。1.双盘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2.双盘练得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3.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双盘坐20分钟,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4.双盘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5.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6.具体的练法是上座之前做些开胯运动,然后试着双盘,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7.练双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8.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9.双盘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10.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试试看,你盘腿坐能坚持多久?如果没过多长时间你就觉得腰酸背痛、腿脚发麻,那就说明你的柔韧性不好,身体不够灵活。千万别小看这个简单动作,除了可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几率外,经常练习还可以锻炼腿部、腰部力量,提高注意力。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每年有近万名患有各种疾病的人就诊,医生除了给病人用药外,还经常会教他们如何盘腿打坐,以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和烦恼。而在日本,许多地方流行年轻女性做“一日尼姑”的时尚潮流,到一家寺庙盘腿打坐,斋戒清心,工作的压力和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练习一段时间后,你的柔韧性将大幅提升。一般健身者,可以从单盘(一侧小腿贴地,另一侧小腿架在其上)开始,可以垫个坐垫,然后双腿盘坐,即两只脚都架在对侧腿的大腿上,上身保持挺直,双手交叉虚放在肚脐处,沉心静气、排除杂念,打坐20—30分钟即可。参禅打坐的好处据悉,「闭目养神」是人在感觉疲累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而实际上,最近一些科学家透过研究发现,像这样的静坐还增强大脑的活动能力,让人有更灵敏的反应。据了解,试验显示,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系威斯曼中心大脑行为学试验室曾经做过试验,试验对象是一组八位年龄在三十四至六十四岁之间的佛教徒,在过去的十五至四十年间,每天进行超过八个小时的打坐和冥想祷告。据了解,作为对照组,则是十位健康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年龄在二十至二十二岁之间,此前从未尝试过打坐或者冥想,仅仅在一个礼拜前接受过简单的冥想训练。两组人员都被要求完全放松地进行关于慈悲怜悯内容的冥想,冥想者只需要产生类似的感觉,而并不需要在大脑中描绘具体事物。据了解,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透过一些脑电波测量仪器,在两组志愿者打坐冥想前、冥想过程中、冥想后进行脑部活动的检测。结果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佛教徒所在一组记录下来的大脑阿尔法波和伽马波活动十分显着,其中又以脑伽马波的震荡尤其强烈。因为人脑的伽马波是由脑部额叶和顶叶联合皮质区的活动引起的,而这些区域是负责人类情绪以及快乐相关的区域。事实上,在进行冥想前,两位年龄较长的僧人就被探测出极强的伽马波活动,因此,显然脑区域活动的波动完全是由于修行时间长短引起的,而与个体差异无关。据了解,透过试验,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坐禅和冥想能够增强脑活动能力,并明显地影响脑部负责调节情绪和快乐相关的区域。简言之,静坐并展开想象是一种从身心两个方面都能调节人体状态的好方法。事实上,对于打坐有益,在中国古代就有此说,郭沫若在自己的《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谈到∶「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时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在中医药学上,静坐养气也是为医理所提倡的,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谈到∶「恬淡虚无,其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它是集中注意力,达到心神合一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通过冥想实现的心理暗示疗法,近年来西方包括日本等国对于静坐进行的科学理论研究,就是对这门古老的放松疗法的现代医学诠释。静坐虽好,但是除了一些必要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1.静坐需要注意地点时令,不要在饭前、饭后半个小时内静坐,也不要在当风的地方和冷气空调房间中静坐,开始静坐之前要进行一些暖身活动,让身体的血脉充分畅通,冬季则需要保持衣着宽松和温暖。2.有部分人并不适合静坐。比如孕妇和一些特殊疾病病患,同时静坐时,要注意一些特殊反应,如后腿脚微麻是正常现象。初次静坐者如果不能顺利入定也不要勉强,一切以自然为主,可以稍等一会放松心情再继续,当然,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够在有经验的人指点之下进行静坐练习,不要盲目,也不要过于急躁。打坐的好处是集中精神,养生保健。我国传统的打坐养生功法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以上这段精辟的论述,实在是打坐中的真实感受和长生之道。打坐既可养生延寿,又可开慧增智,故各类练功门派及佛家、儒家、瑜伽术对打坐都很重视。最后一个打坐的好处是,消除疲劳,增加记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0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同时发现受试者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而当身体和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时,其记忆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发现打坐的人记忆没有明显的饱和点,而这正是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理论的最好见证。打坐,是修养身心与防治疾病的最佳方法,必须要有信心与恒心,坚持不断地练习下去,才能收到效果。常年练静坐功,不但能袪除身体各种疾病,强健体魄,而且能增长人的智慧,改变人的气质,天资差的人能变为优秀,生理和心理得到高度的净化与均衡的发展,经常感到身心自在,轻松愉快,生气勃勃,好似获得一个崭新的活泼的生命。打坐之初主要在于一个环境三个调理。首先选择有利于入静的环境,如果在房间里打坐,室内光线明暗适度,空气通畅,温度也要适中。室外坐禅要选择幽静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惊挠。我们这里说的是煅练初级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禅宗提倡的“身居闹市里,心无车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环境条件还是需要的。打坐要三调。调身: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额内敛,廷胸收腹,肩与胯上下垂直一线。双腿最好结跏趺坐,如果不能双盘,更不要免强,避免腿痛不利于久坐。但散盘容易使身体后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盘时要用一个薄一点的枕头垫在臀下,有利于身体平衡。特别是冬天,打坐时一定要把膝关节用毛毯之类的包住,因为双膝向内弯曲时,膝盖骨外则下边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开放的,容易进入凉气引起风湿。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用双盘打坐的,坐禅结束后要双腿前伸,两手按摩脚心,促进脚底血液遁环。站起后两腿轮换侧仆压压腿或下下腰。因为双盘容易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腿骨变形成O型腿,走路飘浮无力,所以如果常期坚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侧压腿非常必要。调息:就是调匀呼吸。细而不粗,听不到呼吸的声音;匀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缓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气虽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着它进入下腹气海(脐下丹田)。调心:这是坐禅的关键,制心一处,不要散乱掉举。坐禅的人开始习定时谈不上入定,最多达到入静就不错了。但是心猿意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采取以妄制妄的办法,这就是调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参话头,观想,数息等等。当然这些调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们是以一念制万念,最终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静了。入静是进入禅定的过程和手段,不是禅定的本身。有些人坐禅时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处于似闭非闭的状态。建议你要么睁开,对目前之物视而不见,要么就闭牢,一心内观,就不会再跳了。打坐入静后处于“忘我”的状态时,容易出现幻觉,这是妄念意识常期熏染的积垢,不可执著它,用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治。有些人怕坐禅时走火入魔,呵呵,说句实在的,一般人还没有资格达到那个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们最多出现幻觉使你神情恍惚,这些都是小儿科,不要把它当回事。初习静坐,会出现这样几个问题。A、初习盘腿打坐,坐的时间稍长,腿会发生酸痛麻木,有此感觉时,要忍受一下,实在忍受不了,可站起来活动一下再坐。日子久了,腿子盘熟,就不会再有这种感觉。B、初默念菩萨圣号时,可能还没有妄念生起,时间一长,尽管你心在默诵圣号,而妄念不由地会从旁边钻出来,分散你的净念。不用担心,这是初习静坐必有的现象,没有关系,只要你一发觉,它就溜走了,你继续再念,它再来时,你再用“觉”照走它。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妄念会渐渐减少直到消尽,净念常住。一小时,你会在默念菩萨圣号的静定中,不知不觉地过去,精神会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轻松愉快,这时候你的健康会有明显的好转。C、起初练习时信心很充足,坐了一段时间后,也许看不出明显的好处,信心会减退,或者遇到一些干扰,就此停下来,这样就前功尽弃了。须知慢性疾病的发生,是渐渐形成的,不像急性病,突然感到。因此,治疗也有个时间过程,不可能一药而愈。同样,打坐的功效也是逐步增长的,不可能坐一个短时期所有的疾病皆霍然而愈,它也是逐渐痊愈的。怎么能急于求成呢?这是练功的大忌,必须要有信心、恒心、耐心、毅力,坚持不断,寒暑不停,所谓“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坚持到底,必定胜利。”这是练功者的经验之谈,应该如每日三餐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另外,连续坐静的人,只要每天坚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几天后身上会出现象被很多蚂蚁噬咬的感觉,这里痒一下那里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这是一种血脉活跃冲破毛细血管里微细病灶的良性表现。几天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你们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们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半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们重新充电之后,回来就跟新的一样,所以你们不需要轮回到下一个人生才能让自己更新或还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目的就是要来再学习认识自己,就是这样子而已。每次两个半小时的投资,不要认为它只是两个半小时,也不要认为它太多了;你投入的每一分钟就代表了一辈子,因为在永恒里面,没有什么两个半小时,或是什么一分钟的,它是永恒的。我们在算时间只是因为当我们被困在时间里面时,我们知道这是时间,一旦我们出了时间,那就没有时间的存在了。所以,打坐的时间是非常的宝贵的,那是把你们百千万年的进化给压缩在一起,就好象是计算机的浓缩芯片,像这样一小薄片,包含有上千笔甚至百万笔的信息。这跟大小无关,这不是时间,不是我们所习惯的数字。打坐时是完全不同的时空,所以你们越进入这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空间」(师父笑),对你们就越好。你们越能认识自己,你们就越自由。打坐是增加心灵力量的最好办法静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办法,通过静坐的一级级的阶梯修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长智慧,使身心强健,对人生与宇宙能够正确地认识。
静坐,通过“人体核聚变”,可以大大提高生命的质量。我们每天都在消耗能量,而现代人的苦恼之一就是精力不济,为什么呢?因为入不敷出。有人大谈能吃苦,但就是不肯静坐,白白错过了使自己的人生产生升华的机会。
如果想得福气智慧的人,认真修习静坐,久而久之必然智慧朗发,福运当前。
假使学习静坐,精神凝敛,则心境日趋愉快,就足以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最后必然能降服病魔,转弱为强。静坐使脑神经思维静止,则又是一种最佳的休息。若是能每天练习静坐,就可以更认识自己、更自信。
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对生活会有不可思议的助益。换句话说,静坐是你与内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终走向完美。逐渐地,当你更能掌握内在心灵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的开展,渐次绽放光明。
静坐并不只是宗教行为,它是一门有数千年历史以上的心灵科学。对初学者,一百天为期,如果能严格每天定时定量静坐,决无没有收益的道理。人们不是让自己束缚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可以透过静坐,探索自己内在的无限宝藏,让心灵扩展、包容万物。
儒家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有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研究显示,静坐不但能够降低血压,还能强化免疫系统,百分之六十美国人看医师都是因为「压力引起」的症状,这种研究实不足奇,静坐有时候还能够取代「威而刚」的效用,也不足奇。
静坐的「实用」性既然受到科学的左证,加上名人如希拉蕊柯林顿等的推波助澜(高尔夫妇就是受她影响变为「信徒」),难怪时代说一千万美国成年人「经常」打坐--比十年前多了一倍,打坐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风尚。
当静坐达到入静状态时,不仅能主观上感受到那些极其舒适的心理效应,身体上也会出现许多客观的变化,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这些客观变化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
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已证实了入静的生理效应,这里作一简介:
神经系统:
当练功人进到入静状态时,脑电图发生显著变化,与睡眠安静状态完全不同;大脑皮层主动性抑制增强与扩散,进一步可使感知觉发生改变。
调节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受其支配的内脏功能发生改变,例如泪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
循环系统
在入静状态下,可以见到心率减慢,血压多降低,周身微循环改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发生有益的变化,心电图T波幅度增高。实验证明,静坐入静对脑血流量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脑血流不足之增加,偏高之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
对入静状态下意守不同部位的多导血流同步定量观察(包括每搏输出量、脑血流量、上肢和下肢血流量),发现通过意守可直接影响血液循环,完成血流量的再分配。
呼吸系统
入静状态下,呼吸逐渐变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呼吸频率变慢;肺活量增大,使氧气的更新率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气体交换率增加。
消化系统
入静后,胃肠活动增强,胃电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肠鸣作响,排气增多;胆汁分泌活动增强。
内分泌系统
入静状态下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血浆核苷酸水平发生变化,CAMP/CGMP比值趋向正常,为静坐的“平秘阴阳”作用提供了依据;可纠正性激素的异常,为静坐“培精练气”、“培本补肾”作用提供了佐证。
免疫系统
入静后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吞嗜功能增高,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显增高,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能力增强,说明静坐锻炼可提高人体的抗病免疫能力。
此外还发现,入静状态中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氧耗量减少等。
总之,在入静状态下,各系统的指标都相应地出现了有益的改变。锻炼从开始到入静的过程中,首先是从心理调整启动变化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神经系统功能向着同步协调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通过神经及神经内分泌途径作用于全身,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活动向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个从心理到生理,从精神到形体,从局部到全身的变化过程。
打坐常见的48个问题“打坐”不仅仅是佛家禅修时的一种坐法,目前已经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养生健身方法,有些同修在练习打坐之前,能够先认真学习了解有关打坐方面的一些常识和知识,再持之以恒地勤加修炼,所以收效显著。但也有的朋友只是“照葫芦画瓢”,看人家打坐觉得不错,也不求甚解就开始自己修习打坐,但是打了一段时间也没见到什么“效果”,于是就觉得没用或者干脆放弃,实在可惜!我们特意推送收藏的打坐48个问题,希望能够对同修有所帮助。
1、每次打坐多长时间为好?每天打坐多少次为好?
打坐时间越长越好,次数越多越好。虚老和尚曾经一次入定半个月。请注意,是打坐时间长好,不是盘腿时间长好。打坐有二个要素:盘腿和入定。如果不入定,那只叫做盘腿,不叫打坐。但是,如果是盘腿,时间越短越好,因为盘腿压制了血液循环,对身体的各脏器不利。
但是,初学打坐,不可能一下子就入定啊?没错,刚开始盘坐而不入定,是你的投入。就像做生意一样,最开始,肯定要先投入。但是,这个投入是为了产出,不可能永远投入而一直没有产出,那样,是承受不了的。
2、打坐选择什么时间好?
吃饭前后一小时不能打坐(老修行不受此限,因为身体的调节能力增加了)。其它任何时间都可以打坐。选择自已有精神,周围又不吵的时候。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子午时,但上班族一般做不到。职业的修行人可以。
3、什么是参话头?
参话头是为了让意念集中在一句话上,让思维不散乱,进而入定。
所以,一般会参一句比较难的话、没有答案的话。并不是为了想破脑袋去想那句话的意思,如果那样,方向就反了。参话头是为了制心一处,让意念定在那里,不起妄想。也就是为了静心。但是参话头如果参得不好,很容易变成妄想。
4、打坐入静后,身体有轻安感,入定后,有喜乐感,这为什么?
佛家认为,入静或入定后,人以惮悦为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能吸收宇宙能量,补充了身体的不足,所以,人就会感到很舒适。这也是很多人喜欢打坐的原因。比如,在吃饱喝足了之后,我们也会感觉到很舒服,很满足,因为补充了身体所需。
5、为什么身体软是福报?
这个身体软,指的是身体的柔韧性好。小孩子的身体最软,少年的身体也很软。老年人的身体就硬了,摔一跤,就骨折。死人的身体最硬。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个枝条是最柔软的。到了冬天,树枝就硬了,一折就断。
心软,身体就软。所以,佛家主张身心调柔,不要刚硬,不要混身是刺,总是扎到别人。这个身体软也是前世修来的,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舞蹈演员,身体都很软。如果没有这种先天的条件,从事不了这个行业。
身体软,打坐就容易,会少受很多罪,也不会因为疼痛的牵制而不能入定。
6、小孩子能打坐吗?
小孩子骨头软,更容易盘腿,心地也单纯,心里没有贪念,没有嗔恨,烦恼少,更容易入定。一般,7岁以上的小孩,都可以打坐。
有人担心小孩子出现定中境界后,会处理不了。其实,也不必过多地担心。小孩子是没有那么多贪心的,不会去追求感应、神通,出偏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告诉他,无论定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都不必害怕,一心入定就行了。平时,如果能让他念佛更好,有助于增加他的定力。有了定力,在世间,无论做什么事,都容易成功。
听过有同修说,自已小时候,学习成绩效很不好,是班里倒数几名,后来,他看妈妈打坐,也跟着学。然后,突然脑洞大开,成绩突飞猛进,排到了前几名,所有的人都惊到了。
还有一个同修,说他小时候打坐,一上坐,就能入定,后来,因为怕家里人说他神经病,就不打坐了。现在再打坐,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不能入定了。
7、我念佛号打坐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气感?
有气感、没气感,气都在,不必追求气感。有人的比较敏感,感受到了,有的人不敏感,都是正常的。
打坐中,是极静,任何一个微小的意念,都可能形成很大的作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