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我国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占10%。一直以来,很多人把切除胆囊当作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切除胆囊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技术,给适合保胆的胆囊结石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期《名医讲坛》医院胃肠微创治疗专家、普外科主任医师童晓春聊一聊保胆取石的有关内容。
名医简介童晓春医院(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胃肠微创治疗中心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温州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温州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一直致力于普外科临床工作,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胃肠肿瘤、肝胆外科疾病、腹壁疝等的微创及综合治疗。
1年轻小伙保胆取石,圆了当兵梦20岁出头的小李,自小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然而前不久,他在征兵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了胆囊结石,只有治疗痊愈后才符合入伍的条件。听说微创胆结石手术在祛除胆结石的同时要摘除胆囊。想去除胆结石,但又不想失去胆囊,小李纠结做不做胆囊结石手术。
医院、医院胃肠微创治疗中心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童晓春对小李的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后,确定他的胆囊组织和胆囊功能情况良好,符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指征。
于是,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童主任为小李实施了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顺利地从他体内取出了两枚直径约为2厘米的结石,胆囊被完整保留。术后,小李恢复良好,已经成功应征入伍。
2不是所有的胆结石患者都适合保胆取石童晓春介绍,传统的胆囊结石手术一般采用胆囊切除的方法,术后患者相对容易出现腹泻、胃肠功能淆乱等症状,所以大多数患者不愿意切除胆囊。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取净结石和息肉,能够维护正常人体整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同时它也充分体现了“微小创伤”的理念,所以患者普遍愿意选择它。
“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发展至今技术相当完善,我中心平均每周就有2~3例保胆手术,5年以来还没有遇到术后结石复发的患者。”童晓春提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结石病人都适合保胆取石,必须经过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可进行保胆取石手术。有以下情况的胆囊结石患者就不适合保胆取石:
1、胆囊泥沙样结石;
2、充满型结石;
3、可能会癌变的胆囊;
4、胆囊炎症水肿明显;
5、胆囊管结石嵌顿;
6、伴有胆囊腺瘤样息肉者。
胆囊结石容易导致患者胆绞痛、引发胆囊坏疽或穿孔、诱发胆囊癌等。但很多患者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胆囊结石,并且长期处在无症状的状态,这样需要手术治疗吗?童晓春表示,部分无症状性的胆囊结石,可以暂时不处理,随诊和观察。但是,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有下列情况:结石直径大于2.5厘米,或多发结石直径小于0.5厘米;伴有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或胆囊壁增厚者;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者;合并糖尿病及心肺功能障碍者等,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3不吃早餐、不洁饮食,为胆石症的发生埋下隐患在我国,胆囊结石是高发病之一,主要见于成年人,发病率在40岁后,随年龄增长,女性多于男性。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素结石。童晓春主任提醒,以下人群是胆囊结石的高发人群:
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会使人体胆汁中的化学成分比例发生失调,致使胆汁中某种成分增多或减少,为胆石症的发生埋下隐患。
不吃早饭的人群。胆囊中的胆汁在经过一夜的浓缩聚集后,在早晨是胆汁浓度最高的时候,此时若没有进食,则容易使胆汁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浓度过高而析出,形成结石。
长期服雌激素的人群。胆囊结石在成年女性中常见,尤其是生过二胎的和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这与雌激素在结石形成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有关。
年龄大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分泌运输胆汁的功能下降,使胆汁容易沉积形成结石。
专家指出,预防胆囊结石,注意饮食要规律,一日三餐有规律地进食是预防结石的不二法则,尤其是早餐不能缺少。饮食要多样,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少吃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感染(在我国70%的胆结石是以蛔虫卵和蛔虫残体为核心的,饮食不洁,吞入蛔虫卵,引起胆道感染,进而形成胆结石)。同时要定期检查,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胆结石病史的,应重点排查。
来源:温州都市报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D:dsbeyu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