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继续成功完成微创保胆取石术1例,该患者男性,发现胆囊结石多年,由于惧怕手术和担心切除胆囊后影响生理功能而选择“保守”疗法,但疗效不佳,为保住胆囊来就诊,入院后及时诊查病情,很快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借助腹腔镜、纤维胆道镜,成功实施了保胆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
受胆石症困扰的百姓常见困惑:切胆囊?保胆囊?解除这方面困惑首先要了解:
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是怎么来的?
世界上第一例胆囊结石的手术就是保胆取石——年,美国的Bobbs医生为胆囊结石患者切开胆囊取石。由于当时没有胆道镜,导致这样的“盲人取石”术后的结石残留被误认为是“复发”,且“复发率”高达90%,让医生困扰,也让患者痛苦。直到年,德国的外科医生Langenbuch为一位胆绞痛病人实施了世界上首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胆囊切除术迅速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手术。
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生物学、免疫学、影像学的进步,人们发现胆囊具有重要功能:
1、胆囊有重要的消化功能。
2、胆囊具有重要复杂的处理肝胆汁的功能,称为“化工厂”。
3、胆囊是调节胆道压力的重要枢纽,对于保护肝脏,保护肝胆管结石病发作起到重要预防作用。
4、胆囊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不能替代。
5、胆囊具有控制收缩、排泄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普及,胆囊切除术数量急剧增加,手术带来的大量并发症,让外科医生们开始意识到,并非所有的胆囊均需切除,尤其是功能良好的胆囊。
到了20世纪末,新式内镜保胆取石手术应运而生。该手术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不仅推翻了Langenbuch的传统理论,还揭开了旧式保胆取石手术“复发率”高的秘密:旧式保胆取石是“盲人取石”,根本无法取净结石,其实所指的“复发率”大部分为残留率。新式内镜保胆取石手术后的结石再生率仅为2-10%,高质量的手术操作更可以将再生率控制在5%以内,与正常人患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致相当。
盲目切除胆囊有何危害?临床数据显示,患者的胆囊被盲目切除后,相当比例的患者会面临多种远期副作用,包括:
1、消化功能异常。有近半数患者会出现持续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胀、慢性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2、胆管结石发生率升高,不得胆囊结石了,换成了更难治疗的胆管结石。
3、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发生率升高,间接导致食管癌发病率升高。
4、近端结肠癌的发生率升高。
5、胆囊切除后,胆道扩张可使肝细胞癌发生率增加。
6、切除胆囊需要解剖胆囊三角,有可能引起胆道损伤并发症,被称为外科大夫永远的痛。
重视胆囊的功能,发挥胆囊的作用,保护胆囊的存在。那么,胆囊结石患者如何判断到底可不可以保胆?这必须经专业检查,结合具有丰富经验的保胆专家的专业判断,方可得出结论。
普外科
医院普外科在主任郭旺盛、副主任李天成、护士长李静的带领下,在外科技术、学术发展上做到了有专有精、拓长项、补短项,技术水平、服务、硬件力量获得全面提升。科室有医师9名,护士1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科室以“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道系统疾病及肝硬化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特色,同时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道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对创伤、急腹症、破伤风等疾病治疗拥有独到经验。普外科现拥有设备: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大隐静脉激光治疗仪、下肢气压治疗仪、肛门镜等。
联系
-(护士站)
-(医办室)
郭旺盛
普外科主任
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曾在北京中医院腹部肿瘤外科进修一年,并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京东京津冀腹腔镜学习班学习。从事外科工作三十余年,曾任张家医院普外科主任。在“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道系统疾病及肝硬化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研究方面技术独到,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道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在腹部创伤急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肺、食道、膀胱、肾脏等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撰写了国家级论文多篇。
李天成
普外科副主任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外科临床、教学近二十年。医院、医院进修肿瘤外科、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创治疗技术,并已熟练开展微创外科手术数百例。先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科研成果多篇。
作者:陈建平图文编辑:闫姝卉长
按
关
注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sszl/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