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哪些生活方式和胆结石有关联?
患上胆结石
一定会有症状吗?
无症状的患者
应该不用做手术吧?
张有福主任医师
医院普外科
〖出诊时间〗
周一三全天
这些生活方式和胆结石有关
胆结石是常见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其中有胆石症家族史,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发病率在20%以上。除了遗传因素,胆结石的形成还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零食当主食
不规律的饮食既打乱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胆石症。爱吃糕点甜食、精米细面,不吃粗粮蔬菜,这就易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从而促发胆结石形成。
爱吃甜食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不吃早饭
这一条是胆结石“最有名”的诱因了。
人在早晨空腹时,胆汁贮存了一夜,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如果正常吃早餐,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中的胆固醇排不出来,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吃得太油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过高。作为血脂的一部分,胆固醇也随之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尽量控制自己,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动物油脂,如羊油、牛油等)和高胆固醇食物(奶油、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羊脑等)。
吃得太素
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胆结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
不爱喝水
平时不太爱喝水,或者饮用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胆汁浓缩也容易生结石。每天应保证饮水达~毫升(约7~8杯),以稀释胆汁。
喜静少动
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体重超标
肥胖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影响胆黄素的代谢,从而生成结石。
建议坚持每天走路、或游泳半小时。
减肥过快
一般情况下,减肥者限制饮食,只摄入低热量食物,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瘀滞,胆固醇就会析出沉淀,黏液浓缩,最终形成胆结石。在减肥的头两年最容易形成胆结石,尤其是快速减肥的2~4个月内,约有1/4的减肥者会发生胆结石。
是否该继续减肥,要看体重是否需要减轻。一般来说,减肥应该控制在每月减掉3~4斤为宜。
老生闷气
老生闷气、长期压抑,找不到出口“泄洪”,就会肝气郁结、气滞,胆汁瘀阻,就易产生胆结石。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对症吃些调节情绪的中药。另外,笑也是一味良药,不仅能养肺,还能疏散郁结,使身心通畅,通则不痛。多笑笑,心情好。
得了胆结石会有啥症状?
胆囊结石大部分人
是没有症状的,
多是查体偶然发现。
胃疼当心胆结石
早期的胆结石症状非常不典型,很多人一直以为是以胃疼来就诊。这是因为腹腔的神经来自于迷走神经,在胃上和胆囊上有很多分枝,所以人的判断他会不准确。很多人说胃疼,遇到有经验的医生就会建议你去检查一下有没有胆结石。
早期的时候有的人会消化不良,胃胀、胃疼,其实会和胆结石引发的疼痛症状有相似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是做胆结石B超检查。
胆结石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会感到右上腹隐痛,且疼痛感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右上腹腹痛加重,同时伴有发热,严重的患者会有皮肤粘膜黄染。
没症状的胆结石也得管
大部分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手术,能拖就拖,除非胆结石疼到影响生活。其实,无症状胆结石也要治疗。
小结石易嵌顿,大结石易填塞
如果是小结石,或者刚刚形成的结石,比如0.5厘米左右的结石,很容易发生嵌顿。胆囊收缩的时候,胆汁通过胆囊管排到胆总管,胆囊管的内径在0.2~0.4厘米,胆囊收缩的时候很可能把结石推向胆囊管,这样结石就会嵌顿在胆囊管中,就会引起疼痛,有些病人甚至会痛得打滚。只有嵌顿处的肌肉舒缩了,石头“浮”起来疼痛才会消失,所以有时候会突然就不疼了。
另外,部分慢性胆囊炎可使胆囊萎缩无功能,长期炎症刺激还可导致胆囊癌,所以必须切除。
如果在结石增长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嵌顿,等到结石继续长大,就不会发生嵌顿了,因此体积大的石头反而不会发生疼痛,没有症状。患者认为没症状不一定是真的没症状,有时候患者自认为没症状,而其实是有症状的。
一般人认为胆结石疼痛是很要命的,其实有一部分结石的疼痛并不剧烈,只是在进食油腻食物时,出现胀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而且有还有一部分患者,即使胆囊里充满结石也仍然没有症状,实际上胆囊已无功能,是手术切除的适应证。所以,患者说没症状不代表真的没症状。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手术时机
没有症状的结石是否需要手术,还需要综合判断。
有的患者结石2厘米,平时一点饱胀的症状都没有,偶尔一次B超检查才被发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年龄,年纪比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但原则上,结石大到一定程度后,手术切除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发现明显的结石,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手术。
结石不处理,会伴随患者很长时间,结石在胆囊里反复翻滚,黏膜就会有损伤,而黏膜损伤是引起胆囊癌的公认危险因素之一。其次,现在没症状不代表将来也没有症状。
中老年患者,要评估全身情况。
如果同时还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出现全身并发症之后并发胆结石症状发作,手术的风险就非常大。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全身状况评估,建议早期手术切除。
对于高龄老人,无痛性结石,其他状况良好,定期复诊。如果出现症状,做好术前评估也可进行手术处理。
保胆取石别盲目
我国胆结石有年轻化趋势。有的人不太愿意把胆囊切掉,其实生结石的胆囊它本身是有病理损害,胆囊本身有了问题,它才会生结石。如果把胆囊还给你留下,还可能还不停的复发。
就现在的保胆整体来说,还是一个研究阶段。因为它复发率确实挺高,有20%、30%的复发率。有的石头三两个月就长起来,也有的时间点再长一点。十个人做了保胆手术,就会有两三个人要回来说又长结石了,门诊也能经常遇到这些情况,还得再做二次手术,复发之后状态更糟糕。
实际上保胆是要慎重的,如果患者确实有要求,而且结石孤立,形态光滑,胆囊看起来形态比较好,可保胆。如果结石很不规则,或是充满型的结石,这无疑他的复发率是高的,这时就不建议保胆。
预防胆结石,记住这句话:
要注意膳食多样化,且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晚饭后30分钟做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胆管内胆汁的淤积,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健康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yuanledzulin.com/djsbszl/5488.html